討論有點發散,目前好像有兩個主軸,
一個是民國時期的大陸搞聯省自治能不能成功
一個是台灣能不能搞聯邦制
我這邊先講前者,先訂個小目標
1.必須明確主張聯省自治,而非「這樣也算廣義聯省」
2.必須有能反應民意的地方與中央選舉
3.地方政府已經獲得的權力,不能透過武力脅迫轉移
4.提倡聯省自治的有力人士,不能被外省或本省武裝推翻
5.不能搞出長期內戰
6.最終必須有足夠軍力進行抗戰,不能有任何民選的首長或議會投降
以下試著從不同時間點切入
情境一
辛亥革命中制定臨時約法就搞聯省自治
問題在於無論如何,袁世凱都會想搞集權
不經過國會搞借款、然後用借款打趴二次革命的各省都督
各省和中央無法透過武力維持均勢
除非革命軍一開始就徹底打垮北洋軍
不然你只能等袁世凱似乎,段、黎等人恢復臨時約法才有意義
情境二
袁世凱死後,恢復聯省自治版的臨時約法
之後發生府院之爭,中央政府漸漸停擺
如果黎元洪不調張勳入京,也許段祺瑞無法那麼快攬權
這種情境勉強可以讓地方搞聯省自治
但是一開始的各省都督被北洋軍剷掉大半
難保長江流域的直系督軍能尊重,
而不是利用省的資源去參與中央政治鬥爭
情境三
護法運動開始時湘粵等省發動聯省自治
假設趙恆惕、陳炯明分別搞定了唐生智和孫中山
在自己省內搞自治且能穩定發展
接下來也許還順利拉攏陸榮廷、唐繼堯
甚至能和打贏段祺瑞的曹錕合作
在恢復約法的情況下聯省自治也許能順利推行
唯一問題只有東南五省正在直皖大亂鬥
聯合孫傳芳平定五省是個好主意,但透過軍事行動似乎違背了初衷?
此後曹錕慘遭背刺,奉系入關
這樣搞到最後還是得北伐
還要擔心哪個省被列強滲透策反…..
完美結局應該是轉生袁世凱來推動聯省自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