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歷史課和歷史系廢除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4-03-31 11:09:20
※ 引述《fw190a (las)》之銘言:
: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我是建議你採取這個定義,把你的論述全部重整一遍
: : 因為你的邏輯完全毀壞
: : 不要再逃避了,你繼續連定義都沒有,看不懂人話,就在自說自話胡說八道,
: : 沒人會理你
: 本來想推文不過越打越多,還是回文好了。
: 先說情緒上大家都保持克制吧,
: 我思路跟s比較相近,比較能理解他表達的p看不懂的困擾,
: 但也一直蠻佩服p的耐心克制與討論熱情。
: 至少在我的理解裡面,
: 沒有完整架構的世界觀裡,定義是可浮動的,重點在整個表達的脈絡。
: 整件事,我看起來像是,s表達一套,但p用自己的定義去糾正s定義,
: 於是s試圖捕捉p的定義來歸謬反證內容是否支持p的體系。
: 這裡的矛盾在於,s不能接受p理所當然給出的定義,
: 於是用了麻煩的方法去反駁。
: 但p的理解裡面定義不該動,而且疑惑為何s 一直改,
^^^^^^^^^^^^
方才回想了某於本討論串所表現的「一直改定義」的現象之源。
首先,對於「真理」的探索,事實上就會產生不斷修正。歷史
上人類的世界觀,不也是從天圓地方等各種理論模型,配合對現
實世界觀測的結果而不斷修正以趨近真實?
其次,所謂「自主學習」或者「自己學習」,表面上,固然某
曾為文探討於修正之,可某如斯維者之「目的」何在? 不正是為
了釐清普員外所鼓吹的學校教育無用而應該廢除,以及家庭教育
對人貢獻更大一類的主張?
那請問,學校教育無用,與此相對的該是怎樣的教育制度? 對
此,普員外並未明示。依某原本風格,本該是直接詢問普員外,
請他給出清楚定義。但這種模式不是普員外所喜,「所以」某才
不得已而「代」普員外為之。
於是才會出現先前所謂的,某對自主學習提出不斷變動的定義
。如上述,那是為了弄明白普員外自己主張學校教育無用,卻又
對性質上與之相對的自主學習不給出明確定義而不得已的行動。
換言之,所謂「普員外對某不斷改變定義之舉感到困惑與不能
接受」之事實,實源於「普員外自己為對自己主張提出必要的釐
清」,迫使讀者不得不提出各種可能的闡釋,以期透過與普員外
之交流過程中,釐清普員外本應自己闡明卻未闡明的定義。
: 這其實是整個思考體系的差異與慣性所致。
: 所以我之前的文試圖直接跳結論談框架,但也沒傳達過去就是XD。
以下是另一個議題。
: p比較習慣在一個既定的體系中挪移補漏洞,
也許吧。
可即便如此,迄今普員外也未能從自傲而屢屢提及的邏輯論述中,
清楚闡明其主張的學校無用論以及其他關於家庭教育的論述。
像是亞里斯多德所提的邏輯學著名的三段論︰
凡人皆有死 (大前提)
所有的希臘人都是人 (小前提)
所有的希臘人都必然會死 (結論)
那麼,既然普員外主張︰
學校教育無用而應廢除 (大前提)
然後普員外迄今保持沉默但吾等皆知的事實是:
臺大醫學系之教育乃屬學校教育之一種 (小前提)
那麼根據邏輯學有名的三段論,結論是啥? 不就是:
臺大醫學系之教育應廢除 (結論)
可是普員外對此始終保持沉默,然後拼命去攻擊某前面為了釐清普員外
所謂的學校無用論而不得不試圖理解普員外對於和該論相對的自主學習之
定義。
: 這樣的思考是比較簡便,論述出來也更有力。
: 但p對這個體系的堅持有時可能反映某種視角,
: 而且太把自己的主觀當作客觀成立的東西,
: 因此如果有人質疑根本,則要求對方提出相應明確證據,
: 而且必須要壓倒性的,才能推翻自己體系。
: 如果是在討論有共識的科學領域,這種立場比較能理解,
: 但歷史社會相關的東西具有很高的模糊性,
: 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角度不同詞彙描述,
: 因此堅持一個立場並要求別人來反證的做法,會引起一定質疑。
看看吧。
固然普員外主張的學校無用論要從比較模糊的社會科學角度談也行,
為如某先前文章所釋,「現狀」採行者乃學校教育制度,普員外主張
者乃「推翻現狀」。主張推翻現狀之人竟然可以不用論證自己主張更
優於現狀者?
: 舉一個例子,就是從科學角度談靈異,
: 科學常識就是當作沒有鬼,你說有鬼你叫一個出來證明。
: 然後準備好各種科學說明來反駁別人撞鬼的故事。
: 那這世界肯定就只剩走進科學。
: 合理懷疑是理組思路大戰了文組的(誤
: 一種追求抽象化之後轉向務實,一種追求多重詮釋互相包容。
: 不過現在學界思路應該是走在試圖融合兩者才對。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4-03-31 11:24:00
三段論下,要嘛前提有誤,要嘛結論就必須正確。我會選大前提的全稱命題有誤。至於p會選哪個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