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ppt (我精含)》之銘言:
各位先進:
小弟最近在用生產者均衡的角度,研究台灣高鐵新增3站的經濟決策:
http://0rz.tw/9Z5LB
這個圖是一般高中壟斷定價的生產者均衡
藍色虛線是因為台灣高鐵董事長歐晉德用目前每個車站的平均成本AC
對外宣稱新增3站每站每個月的成本要2億
認為新增3站是台灣高鐵的財務負擔(邊際成本其實只有1億2仟萬)
可是如果用平均成本和邊際收入(新增3站設立,增加產量所得的收入)
根本不是利潤最大的均衡
http://0rz.tw/khTTE
而根據台灣高鐵的產業特性
固定成本極高,變動成本相對低
(其實大部份產業都是這樣,為什麼第一個圖反而都不是如此?)
畫了第二個圖
結果發現
台灣高鐵如果照著上述錯誤的方式
使用平均成本來決定是否要設站
別說新增3站了
就算是只設台北和左營
平均成本都不可能低於邊際收入(AC與MR根本不可能相交)
就算台灣高鐵是有可能自償(AC與AR有相切)
也會做出根本沒有興建效益的錯誤決策
而從這個圖裡更可以看出來
軌道運輸因為固定成本極大
除非能有夠大的產出降低平均成本
http://0rz.tw/yzuym
或是需求曲線往右、需求提昇
否則是很難損益二平
以上的論述正確嗎?
或是有哪些資料可以提供來做更完整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