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熱量赤字是現代主流醫學處理減重的真理?
我的回答很簡單,可以參考投入大量資金的減肥新藥在人體臨床試驗時,試驗組與對
照組之間的實驗方案內容。你會發現,在所有的試驗組別中,熱量赤字始終是控制變因(
在兩組之間相同的變因),其實驗方案幾乎都是如下:均衡飲食(或不限定飲食營養素比
例),每日熱量赤字 500大卡。算法就是用1990年代發展的基礎代謝率(BMR)公式算出
BMR後,再乘上一個基數(如 1.3)去得到每日總能量消耗(TDEE)。然後借由營養師與
運動教練的幫助,去設計飲食及運動菜單。
藥廠可以說是醫學界最功利的組成之一了,熱量赤字在學術上的正確性與否,這裡先
不談,但肯定是在現實世界中有著最佳的成效,否則不會被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所採用。
而熱量赤字作為控制變因的概念,就代表它已經是正確的學說或定律了,因此不需再去證
明它。臨床試驗要證明的東西,會被放在操縱變因上,比如,用藥與否、吃早餐與否、吃
腸道菌與否。這些還沒成為真理的東西,才會有人持續去做研究。
熱量赤字作為減重的真理,其存在歷史遠早於現代臨床試驗的歷史。最早的基礎代謝
率公式在20世紀初就被發展出來,方法是間接熱量測定法,這個公式雖已被取代,但其準
確性與現今公式差異也不會太大。而現代對照組臨床試驗大抵是20世紀中期才快速發展,
在80年代後才漸趨成熟,或者說才產業化。因此,要找一個符合現代科學架構的大型熱量
赤字對照研究,是找不到的,因為沒有人會花大錢只為了證明一件大家相信了幾十年的道
理。但,有一個研究,卻很值得一看,就是哈佛大學附設醫院於2009年發表的減重試驗 -
Pounds Lost Study。這個臨床試驗可以說是確定了目前主流醫學在描述減重飲食的一句
最高品質證據的話,就是:只要有熱量赤字即可,不管高碳低碳、高脂低脂、高蛋白或標
準蛋白,都會瘦,而且瘦的程度都一樣。
但這個「都一樣」,是來自大量的統計個案,計算趨勢線的斜率。這個臨床試驗招募
了八百多人,規定了詳細的飲食內容,歷時兩年。以臨床試驗產業的業內角度來看,這是
一個困難度十分大的試驗,意味著超級燒錢。這種規模的飲食研究,到現在也是一年沒能
見到幾個。如果仔細去看該試驗的結果圖,會發現減重的個體差異真的很大,有人減超多
,有人幾乎不動。然後,不同飲食組別,永遠能找到成效很好與成效很差的。但不管如何
,這些個體差異在統計上就是會有不是來自巧合的趨勢。
這種基於統計的結論,能用在個體身上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又是一篇五千字以上的
專業文。但大家要知道,絕大部分你會在減重版看到的「減重科學研究新知」,如果是來
自臨床試驗的,幾乎就是這麼回事。因此,你要不就是整個擁抱它,要不就只能全盤不予
採信。例如,「吃早餐較利減重」、「吃蛋白較利減重」、「增肌較利減重」,這些簡單
的敘述句,基本上都是來自統計觀察的結論。但與熱量赤字的最大差別,就是上述語句的
可信度(醫學上叫證據層級)比熱量赤字要低。(不是不可信喔,是可信的,只是說服力
不夠高)。
而熱量赤字減重的個體差異大,這件事也很多學者做過研究了,因此也不是什麼秘密
。以 Pounds Lost Study為例,所有的受試者都沒有達到預定的熱量赤字數字。從實際的
減重數字也可反推證明。熱量赤字執行的最大困難,就在於估算困難,變數太多。因此只
能在臨床試驗中順利進行。雖然熱量赤字計算不準,但臨床觀察與發現使用熱量赤字精神
的減重法基本上都會有良好的效果。比如記錄飲食日記、注意食物份量、搭配運動等等。
這些東西背後基本的精神基本道理,是藍皮綠骨的熱量赤字。
這篇文章是因為看到置底的精華文有感。文章的內容其實也是有點久遠可能需要修正
,但真的也有熱量赤字相關的內容看起來是幾乎不太需要改變。這也真的是所謂的經得起
考驗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