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獲轉po同意)
這系列的討論在噗浪上也很熱絡,有看到某位旅人的留言很有趣,所以幫忙轉po過來
原討論串:https://www.plurk.com/p/p4rcrp
以下代po
=====================
說真的,這次的販售如果對PTT當事人來說只是「實驗場」,先不論花多少成本,重點是
:「完全搞錯實驗對象」。如果受眾群在日本或歐美國家,那台灣就是不值得花這些錢的
地方,更別提「在網上如此誠實以告」。這樣的做事態度等於「不尊重台灣閱讀者和創作
者」,而非單單一句「我本來就不考慮要回本」這麼簡單。
看看某隻藍鳥發生的事情,就是大家憤怒的原因。
但錢花了就花了,重點是各領域專業的人各有他們的看法(如劇情、委畫價格等),所以
現在這些被當成「實驗品」的人「花時間」給的建議。比起區區花了300元才能給建議這
種標準,一堆人光看試閱就迫不及待要給出超過價值300元的「免費專業知識」,原PO還
不用花時間到處上線上課程,或是出國留學念寫作研究所,或是再花另一筆幾百萬投入實
體市場然後失敗,我認為簡直倒賺。
因為現在這個時代知識可以變現,就是這麼簡單,當然只是我的看法(因為我現在就在到
處花錢上課程,而且我每個月賺不到3萬,好希望有顧問費RRRRQQ)
如果有任何創作者也想「藉由故事讓人反思一些社會問題」,而且對象是歐美市場,我就
當浪費自己的工作時間,分享幾個我在英國讀創作研究所的經驗談:
1. 歐美確實不太在乎詞藻華麗優美,甚至文字越簡單越好,但是句型和用詞都跟中文完
全不一樣。講簡單點的例子:譬喻、擬態技法,很多歐美人看完只會歐美人問號
2. 歐美價值觀、思維都不同,如:皮O斯工作室的《包子Bao》,東方人看完哭得要死,
歐美人反應冷淡
3. 用歐美背景打入歐美市場,除非先做好研究(哪個國家的哪個地區?背景在幾世紀?
當代建築?當時人民生活情況?)不然就像台灣某北漂族的電視劇一樣,被罵到有剩
4. 就如《故事的解剖》(MCKEE)所說,目前他還沒有看過「文法亂七八糟、錯字一大堆,
但是劇情拍案叫絕」的例子──如果有創作者不在乎文字技巧,請把這本書當你的劇情健
檢指南
5. 英國曾經有一本「外國人」寫的書大賣,那本書叫《素食主義者》。如果英文、韓文O
K,建議讀這本書的中、英文、韓文版做研究,看看別人如何大賣。
6. 對歐美市場來說,如果有一本「翻譯成英文的中文書」,歐美人普遍認為「這是譯者
改編得好」,而非「我一定要見見這個寫中文作者」。這是我周邊英國人告訴我的,只是
我的經驗
7. 讀者只在乎自己想在乎的事,每個國家的讀者也不一定想在乎「身為一個台灣人想談
論的議題」。這個故事要反映什麼現實?就像《血鑽石》反映資本剝削,《阿凡達》反映
環境保育。如果只是想創作一個爽故事,當然可以賣錢,但能打到歐美市場嗎?我想大概
跟中樂透一樣低。
因為我不會用PTT,這個議題也是4天前的文章惹
單純只是浪費時間分享自己的經驗,that's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