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sdsaqqas (NASA Andy)》之銘言:
: 坦白說每每看到美食版大家一窩蜂的去排隊某家餐廳,就會覺得台灣人真的好愛排隊或是
: 某家餐廳很會做公關媒體...我的經驗是大多吃了之後沒想像中好吃或只是噱頭罷了,好
: 比八色烤肉來說,上週朋友訂了想說去吃看看,結果肥肉很多,味道也普普,不是說不好
: 吃,只是覺得要我花時間排隊或等待實在有點浪費時間....或許台灣的消費型態已經慢慢
: 的在改變,有錢有閒的人變多了,相較之下隔壁科技版一堆人發文找不到工作或只有22k
: 的對比,實在是一大諷刺啊~~
吃得也很多,踩雷也多,
常收到某些餐廳的公關稿與邀請,也知道很多不為人知的內幕,
但我衷心覺得沒必要因踩雷不爽而去"批判味覺與自己見解不同的人"。
看不慣台灣人排隊?
但全世界皆如此,國外不也是一堆人排一堆沒必要排的食物?
我就排過歐洲的珍珠奶茶,二十年前一杯換算當時台幣是NT.150。
當時牛奶一公升折合台幣才二十幾,就知道有多貴了。
但不要說歐洲人了,連台灣留學生都跑去排隊。
哪一個人從小就是美食家了?
東西要好吃很簡單啊,肚子很餓時吃什麼都美味!
在歐洲住久了,剛回台灣時夜市裡任一攤都吃得津津有味,
但在如今眾多吃不完的飯局之下這一份感動早已難覓。
為何要講這個?因為美食常常與自身的心情,來歷,出身甚至文化背景有關,
並非單純味道好不好而已。
小三的學生剛從日本回來,聽他說跟有錢的爸媽吃了一堆飯局,
其中剛好有三星的菊乃井,不禁興奮地問他感想,他只有一句話:
"摩斯比較好吃!"
我那時並不想笑他的無知,反而是羨慕他還擁有著我學生時期早已失去最單純的快樂。
以前我媽的煎鮭魚超好吃,但長大後才發現我口味逐漸變了,
如今她光下個麵我都會注意到一些小疏忽,這不見得是好事。
台灣人喜歡排隊?
經過一家餐廳看到生意門可羅雀,要直接走進去畢竟需要勇氣,
同樣的,看到生意興隆,任誰都馬有好奇心,這絕非台灣人獨有。
你看到美食板一窩蜂排隊吃某家餐廳,但你不也是跟著去,
這樣說來你也是幫兇之一啊。
食記本來就只是參考而非絕對,我曾看到這裡某間餐廳獲得一堆前輩們好評,
所以好奇跟去品嘗,但付帳時換得無比失落,我能怪誰,怪懂吃的前輩們嗎?
誠然不是!
最後,吃飯吃得開心最重要,
這不是品嘗美食最一開始的初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