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台北大安La Piola

作者: josepha (vvsaulfsd)   2018-01-19 11:14:00
餐廳名稱: La Piola Cucina Italiana
消費時間: 2018年/1月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08巷45號
電話:(02)2740-6638
圖文版:http://bebeamanger.blogspot.tw/2018/01/la-piola.html
La Piola從2015年營業以來,就以皮埃蒙特地區菜為特色,隱身在台北國父紀
念館的小巷內。一開始誤闖隔壁的韓國創意料理,一推開門看到一桌桌年輕小
妞們,我這年過三十的壽星還真有點侷促不安。還好,踏進La Piola,像是換
上了合身衣褲,感到輕鬆怡然。六點半,我們是第一組客人,看似老手的服務
生來安頓我們入座後,替我們備酒,不到五分鐘,主廚就現身來交際應酬了。
La Piola現任主廚Cristian Parolini來自北義接壤瑞士、奧地利的特倫提諾-
上阿迪傑大區(Trentino-Alto Adige),因此也略懂德文。英文頗流利的他
,適切地向我們推薦菜單裡以及黑板上的特色菜。雖然餐廳號稱是皮埃蒙特地
區菜,但事實上混搭了不少義大利各地區的菜色。儘管在來之前已經想好該點
些甚麼,還是不免俗地請他推薦拿手菜,主廚對不在菜單上的海鮮料理頗有信
心,不疑有他,主廚講的我們全點了。
<餐前麵包>
佛卡夏幾乎是所有義大利餐廳必備麵包,但是吃到令人滿意的,La Piola是其
中少數。佛卡夏發酵麵糰既有彈性、嚼勁,外層烤的酥脆,透露些許橄欖油和
百里葉香氣,連夾在裏頭的小番茄都醃漬過而特別香甜。
<拼盤:Meat Lover Wood Plank & Vegetable Lovers Wood Plank>
Piola有四種前菜拼盤:蔬菜、起司、海鮮和肉類,看在我們猶豫不決的份上
,服務生替我們將肉類和蔬菜合成一道拼盤,並且加贈了我們熱水澡沾醬
(Bagna Cauda),但是不是各種類拼盤都能做這樣的組合,這就要另外請教
服務生了。
我想大多客人都會為這道拼盤的澎湃鼓掌叫好,用料實在,底下沒有藏一堆高
麗菜絲或沙拉撐場。木砧板上鋪上牛舌、鹽漬生牛肉(carpaccio)、薩拉米香
腸(菜單上寫得是米蘭肉腸Salami Milano但餐廳改成了托斯卡尼式,差別應
該是在於肥瘦肉的細緻度,後者可以看到比較大塊的白色脂肪,嚼起來更有脂
香)、波隆那肉腸(Mortadella di Bologna)、帕爾瑪火腿(Parma ham)。蔬
菜的部分就有炙烤櫛瓜、玉米筍、甜椒和青辣椒、牛番茄,兩三片生櫻桃蘿蔔
散落其中,中間一小碗的酸甜漬蔬菜,就像是生機勃勃的小花園。
雞肝醬和香腸醬搭微脆小麵包也包含在肉類拼盤內。雞肝醬加入巧克力檸檬酒
真是神來一筆,不但減少了內臟的腥味還賦予了一種深刻感。而另外用風乾香
腸打成的抹醬,有紅椒和黑胡椒的香氣,入口有些顆粒感,吃起來是像西班牙
辣腸泥,有點顛覆,但少了雞肝醬的驚艷。
附上兩種醬料,綠色是橄欖醬,紅色是甜椒醬,服務生建議攪在一起吃,會有
特別的滋味。其實醬汁都不需要,因為所有的蔬菜烤後都十分甜美,沾上一層
橄欖油香芹醬和鹽巴就滿足了。甚至連熱水澡好像也沒什麼意義,單吃可以吃
到微微的鯷魚、蒜和羅勒,如同主廚說的他們家的熱水澡比傳統口味更清淡一
些。而醃漬蔬菜出乎意料地新鮮清脆,我可以再吃一碗。要特別提的是牛舌,
軟嫩入口即化,而醃過白酒的生牛肉,酸甜多汁也令人回味無窮。
<大圓管義大利麵搭培根、雞蛋、義大利Pecorino羊奶起司及黑胡椒>
簡單說,這就是一道我們熟知的培根蛋麵(Cabonara),正統的培根蛋麵醬食
材很簡單:起司、雞蛋和培根,但光是用哪種起司或哪種培根,加不加奶油或
鮮奶油,就劃分了傳統與亂搞的界線。主廚選用了大圓管麵(Paccheri)來搭
配他的培根蛋醬有其道理。風乾培根(Pancetta,主廚也可能是用油指更多的
豬頰肉Guanciale)的煙燻鹹味和豐醇脂香,搭配上羊奶起司柔順溫和,平衡
附著在彈牙的大圓管麵上,鹹味完全來自於培根和起司,胡椒粒再刺激已包覆
蛋醬的舌尖,這道菜濃而不膩,鹹而香甜。
<茄汁義大利龍蝦餃>
這道菜不在菜單上,也是主廚推薦。麵皮薄而透亮、細緻而彈牙,一口咬下馬
上就嚐到龍蝦餡的鮮美,沒有多餘的調味,茄汁帶有薄芡光澤,酸甜適中,溫
柔包覆龍蝦緊實的肉質而不搶戲。這道菜不論是在麵皮還是餡料上,只有兩個
字,新鮮!搭上他們自製辣油更是點題。
<海膽手工麵>
雖說北義擅長米飯,但吃到現在,La Piola的新鮮麵條真是令人驚豔。就像這
道海膽手工麵(也不在菜單上),其麵條比一般義大利直麵(spaghetti)再
粗一點,口感有點像比較有彈性的蕎麥麵,酒酣耳熱的當下忘了詢問是甚麼麵
條,後來只能從外觀和口感猜測是中義的琴弦麵(Chitarra)。海膽醬汁相當
內斂,隱約透露一點苦甜,真正的味道來自於上面的海膽,作為另一個味覺和
口感的層次,儘管海膽品質普通,但對這道菜並無扣分。
<烘烤大目鰱佐香草馬鈴薯>
上這道菜的著實嚇了一跳。沒想到這紅目鰱這麼一大條,作法也豪邁。魚頰處
塞了辣椒和鼠尾草,不是很清楚這對這道菜的功能為何,因為從魚肉中吃不太
出來這些香料味。魚很新鮮,但吃起來還是有遺憾,魚鱗沒處理乾淨,魚刺太
多影響口感,對我而言最致命的缺點就是「烤」砸了。這條大目鰱的肉雖然軟
嫩,但不算細緻,因此用烘烤的方式(烤的時候可能也沒有帶皮烤),汁已經
抽離肉身,雖然有附上兩碟魚汁,卻有亡羊補牢之嫌。
想起不久前看的紀錄片《神廚東京壯遊記》,描述Noma團隊到東京客座前的準
備工作,有一幕「神廚」雷勒·雷哲度對團隊發想的菜不甚滿意,說了一句話
,內容大意是:你們不能用我們在丹麥的思維去料理日本食材,這套也許在家
鄉有用,但在這裡就是行不通。我想要說的就是,大目鰱這樣做就是行不通啊!
若要烘烤,必然要克服肉質的問題,才不枉這條魚的肥美。
<慢烤豬五花佐芥子醬>
今天的豬料理有五花和戰斧,前者是舒肥後再放入烤箱烘烤,據說是相當耗時
的菜,因此點了肥死人不償命的豬五花,不知道該期待甚麼,但總覺得會有些
甚麼驚喜的調味來駕馭肥肚。結果...這道菜也太樸實了吧...
先從口感說起,這塊五花的肥瘦比例大概是1000:1吧,除非你真的是肥肉控,
否則要三思而行。舒肥過後軟而不糜,是它的優點,但是少了點風味(可不是
腥味),在口味上稍嫌無聊,而且芥子醬的個性頗重,和豬肉好像無話可聊。
簡單說,整道菜有技術沒味道,感覺耗工耗時,卻沒人吃得懂。有點令人失望
的主菜,這時非常想吃個脆皮燒肉或是控肉飯來彌補一下。
<飯後甜點:提拉米蘇&蜂蜜雪藏蛋糕佐杏仁芒果醬>
最後上的提拉米蘇有餐廳貼心的畫盤,我對提拉米蘇的要求很簡單,馬斯卡彭
起司要輕盈,手指餅乾一定要有咖啡酒味,由於標準不高,所以這裡都達到了
;另外一個蜂蜜雪藏蛋糕佐杏仁芒果醬,沒記錯的話一樣也是用馬斯卡彭起司
,冷凍過後吃起來像質地鬆散的冰淇淋,內含的杏仁和芒果醬很搭,淡淡的蜜
香讓整道甜點很優雅。
La Piola整體而言就以北義菜來說的話味道並不重,冷盤和手工麵食無話可說
,主食肉類(特別是菜單上沒有的)則稍弱,也許當初點個戰斧豬或牛排,或
許能少些失落吧。
作者: Dilbert (嘻)   2018-01-20 22:00:00
推,部落格內還有用心的附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