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顏甫珉】
今年台灣的重要影劇類獎項,除了金鐘獎外,從金曲25到金馬51,「大陸」無所不在,政
治語言的影子也始終成為不少人討論的焦點,說到底,台灣就是怕一件事情,「輸給大陸
人」。
猶記今年金曲25,李榮浩與李健,兩位大陸歌手一口氣入圍多個獎項,其中李榮浩更是以
「台灣人沒聽過」的新秀之姿搶下入圍,最後兩人並未拿下多個獎項,李榮浩入圍5項,
僅奪下最佳新人獎,李健同樣入圍5項,最後也僅拿走1項。
當時面對大陸,台灣音樂圈有了新的討論與檢討聲浪,不過似乎因為大陸得獎不若預期,
音樂人仍是相信「台灣」依然勝過大陸。
而到了金馬51,許多台灣觀眾眼中「通俗、教化意義」的大陸電影,卻能橫掃千軍,婁燁
以「推拿」奪下6項大獎,陳建斌的「大三元」創下紀錄,台灣電影僅剩4獎,其中真的只
由台灣人拿下的獎項只有2獎,陳湘琪與易智言留下這2獎。
所以台灣電影是否真的好,又掀起一波討論的聲浪,難道台灣電影比不上大陸電影嗎?
從近幾年的金馬獎入圍、得獎的風向球來看,近期多向藝術靠攏,而也只有藝術,足以凌
駕政治語言,畢竟如果以電影的票房、熱門程度來討論,台灣電影的熱門度,也可能輸給
大陸電影。
因為文化部限制大陸電影每年在台灣上映的配額僅有10部,讓許多入圍電影對台灣觀眾來
說,幾乎不熟悉,而且透過多數大眾媒體的傳播,台灣觀眾對大陸電影建立起一種刻板印
象,如「特效多」、「樣版戲」、「煽情」、「賣明星」、「沒內容」等。
因此當大陸電影大肆入圍台灣金馬獎時,那種「這是什麼片?」的想法自然成為多數人的
聲音。
但實際上,大陸電影的多元發展,早已經超過台灣多數觀眾的想像。
賣座但品質不佳的大陸片一樣多,但如雨後春筍後冒出的,是更多樣化的大陸新型態電影
,不一定是樣版戲、商業大片,而是講述各種多元類型的電影(除了政治類型與議題,依
然是大陸無法突破的困境),成為市場上的另一種聲音。
回到台灣,許多大製作的電影,就得考量票房與商業性,逼的得向現實妥協,而台灣的藝
術片,因為觀賞人次太少,投資方也不多,「賠錢」成為台灣藝術片面臨的重要困境。
那為什麼大陸能有藝術片?
「市場」成為另一種的解釋,大陸廣大的票房市場與多金的投資商,姑且不論投資的目的
與意義,因為市場夠大、資金彼此流通,許多人願意投資電影,卻不一定要求「片片賺錢
」,有好的故事、好的導演與能夠講出好故事的劇本,自然能吸引投資商出資,這也造就
大陸電影多元化的發展。
台灣則困頓於市場,商業性國片能不賠錢已是萬幸,藝術片更是容易賠錢,且整體市場不
夠大、資金不夠多,得有許多「烈士」犧牲,才能換來兼具商業與藝術的電影。
不過回過頭來想,其實台灣電影未來的另一種示範(或出路),或許可從本屆最佳導演得
主許鞍華身上看到。
許鞍華是著名引領香港影壇發展的女導演,而她之前兩度獲得最佳導演的影片「女人四十
」、「桃姐」,都是純種的港產片,而許鞍華這次得獎的「黃金時代」,卻是一部由大陸
資金投資的電影。
「黃金時代」講述一位民國女作家蕭紅的故事,從內容上來看,就知是一部「文藝片」,
如果許鞍華單靠香港資金想拍這部電影,籌資過程會很辛苦,甚至得考慮預算與成本。
但「黃金時代」由大陸星美傳媒集團出資,視頻網站百度也有投資,總成本高達7千萬人
民幣,約台幣3億5千萬。
據報導,當時許鞍華因為影片得考究,粗估成本就得3億台幣,當時拿著劇本在香港找投
資商,屢屢碰壁,因為香港多數投資者只願出最高1億台幣,直到找到了大陸的投資商願
意投資,才讓該片開拍。
從票房結果來看,「黃金時代」最後票房約5千萬人民幣,約2億台幣,雖然慘賠,但大陸
投資商卻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對的事情。
該佩服的是許鞍華,她以自己的香港導演經驗,獲得大陸資金的支持,拍出好電影,還拿
下了金馬獎最佳導演。
「黃金時代」讓港導拍陸資片,不失滋味,而台灣導演近期也開始與大陸投資方合作,雖
然仍有許多困難得克服,或是許多歧見仍待消解,但這或許是一條可以嘗試的路。
期待台灣電影的「黃金時代」,也能重新稱霸金馬獎頒獎典禮。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S3/90855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