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把鄭捷撇開,純來談談為何平日的台北
20,30歲年輕人都跑去哪了?
為何都是50,60歲的中老年人?
答案其實很簡單,都在加班賣肝
你要在平日看到年輕人,不是失業就是富二代(但通常都是自駕)
要不就跑出來混的,混個咖啡小確幸(還期待不要被看到)
或著是游離在之間的狀態,比如說找工作,面試,或是申請學校
(剛好就是這次年輕人受害者的狀態...)
平常最有閒的,莫過於退休人士
還有一種就是手上有事業有投資的50-60歲族群
他們不一定家大業大,但是狀態可能已經不用事畢恭親
只要手機在手上就可以辦好事的狀態
那在平日隨便一個地點隨機抓一個人一個事件
最高機率當然就是這個族群的人
社會邊緣人還不一定會搭捷運,八嘎冏都是自己改車騎
況且這些人比較有閒也是底下數以萬計年輕人的勞動力墊在下面
所以這到底有什麼問題?
年輕人在這個議題上,到底是又錯在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