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講就是:
臺灣人講的國語 不是真正的國語
所以注音符號這個民國7年發布的東西 會發生音對不上民國35年新誕生的臺灣國語
(當然還有一些是聲韻學範疇的 注音其實有省掉一些音的拼寫)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冰」 大家都會拼ㄅㄧㄥ 而且閩南語也是讀ㄅㄧㄥ
可是就算你閩南語流利 一講到國語的冰 都還是會讀成ㄅㄧㄣ
第二個例子是「風」ㄈㄥ 「翁」ㄨㄥ
那個ㄥ 沒上過正音班的人一定讀不出來
臺灣人的臺灣國語 都把風(feng)讀成fong、翁(weng)讀成ong
所以才會出現有「沒有ㄨ音」的問題
P.S.其實ong的音 注音符號有「工」來表示 不過只用在閩&客語 國語不用
※ 引述《CY40 (尚未通過認證)》之銘言:
: 跟家裡小朋友在打屁
: 突然發現
: 蘿"蔔"、"剝"皮這些ㄅㄛ的音 或者山"坡"的ㄆㄛ 捉"摸"的ㄇㄛ
: 為什麼我們唸起來好像是ㄅㄨㄛ、ㄆㄨㄛ、ㄇㄨㄛ?
: 如果硬是唸ㄅㄛ、ㄆㄛ ㄇㄛ
: 聽起來感覺有點像是在搞笑
: 那為什麼我們會在這類的發音中自動幫它中間加上"ㄨ"這個音呢?
: 專業人士可以開示一下這臉面有什麼八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