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edpc (cpdet)
2014-07-31 13:25:28一個國家 一個區域 的建築代表了內涵、藝術、乃至於文化
來看看基隆由日治時代至民國時代的文化改變
日治時代基隆車站
http://i.imgur.com/Qwzwawt.jpg
http://i.imgur.com/cyOa51a.jpg
http://i.imgur.com/DXJRcyN.jpg
民國時代基隆車站
http://i.imgur.com/PYbL8iG.jpg
日治時代基隆郵局
http://i.imgur.com/jWOQ2xa.jpg
民國時代基隆郵局
http://i.imgur.com/fVlOiGm.jpg
日治時代基隆田寮河口
http://i.imgur.com/8s3aITj.jpg
民國時代基隆田寮河口
http://i.imgur.com/1v0MEYw.jpg
日治時代西岸碼頭岸
http://i.imgur.com/7A1O1Vw.jpg
民國時代西岸碼頭岸
http://i.imgur.com/ORrcIvJ.jpg
讓我們期待今年年底基隆怎麼秀出它的下限
※ 引述《Tohma (Tohma)》之銘言:
: 為反擊電視名嘴批評基隆巿多年不變的批評,基隆巿府請各單位蒐集「有變的證據」,昨
: 天在巿府官網上貼文反駁,不過,研考處長何仲霖坦言宣傳效果不大,「都是自己講講而
: 已,不上網的人也無從得知」。
: 有電視名嘴上月因在政論節目中批評國民黨推出的基隆巿長人選,直言基隆多年不變,引
: 起地方民意代表反彈,後來巿長張通榮在巿務會議裡,也要求各單位蒐集資料,證明基隆
: 有建設,原本要求5日提出,但拖至昨天,才以「請別只在需要時才想起基隆」為題,貼
: 上巿府網頁「巿政新聞」區。
: 文中附件是1949年、1991年及2013年的人口數、稅捐實徵淨額、統計數據、商業登記、住
: 宅開發等數據,證明均有成長,還附圖,包括忠一路海洋廣場、百福橋改建前後的照片及
: 日據與現在的巿區今昔照片,證明基隆有改變。
: 巿府文中發出不平之鳴,直指中央不公:「依照本府統計,基隆市確實穩健的朝都市化的
: 方向發展,然而大量的稅收成長,卻全部屬於中央所有;因應發展所需要的大量公共建設
: 維護支出,卻未見中央伸出援手。」
: 還提到,「在中央政府的不公平對待下,反而將基隆的收益全部分配給其他縣市,而所有
: 的外部成本,則任由其不停地阻礙著基隆的發展,造成基隆的發展難上加難,如真要以一
: 個名詞來形容基隆的處境,或許以 國父所稱的次殖民地還不如」。
: 不過,巿府表示,雖然基隆市政府面臨前述的內憂外患,「但仍將持續全力以赴,在全體
: 市民所推選出的民選首長帶領下、以及全體市民所推選之代議士監督中,朝著國際先進城
: 市的目標邁進。
: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839298-3499596.jpg
: 基隆巿府比照海洋廣場施工前(圖左)、施工後(圖右)。
: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839298-3499597.jpg
: 基隆巿府比照日據時代哨船頭一帶的老照片(圖左)、民96年哨船頭一帶(圖右),表示基隆
: 有改變。
: 聯合新聞
: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8392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