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中國的下場?韓出口6年來最糟、小米被點名是禍首

作者: anono (nono)   2014-10-27 13:14:34
※ 引述《nvidia123 (濱崎步)》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MoneyDJ理財網
: 請寫出完整媒體來源!例如中國時報、TVBS等,沒寫者一率刪除。
: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 a.(該新聞是否超過三天?搜尋一下有沒有OP?)
: b.(社論特稿都不能貼!違者劣退,貼廣告會被劣喔!)
: 靠中國的下場?韓出口6年來最糟、小米被點名是禍首
: 南韓經濟過度仰賴中國大陸的風險已開始浮現!
: 日經新聞25日報導,根據南韓央行(BOK)24日公布的資料顯示,南韓Q3(7-9月)GDP季增
: 0.9%,增速雖高於Q2的0.5%,惟已連續第4季低於1%,其中出口大減2.6%,創6年來(2008
: 年以來)最大減幅,而拖累南韓出口創6年來最差表現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經濟減速、加上
: 中國企業抬頭導致智慧手機相關產品出口陷入停滯。
: 報導指出,BOK經濟統計局局長鄭穎澤於24日罕見的直接點名小米科技是造成南韓出口大
: 減的原因;鄭穎澤24日表示,因和中國小米科技等廠商的競爭加劇、造成三星電子智慧手
: 機出口受到衝擊。據報導,出口佔南韓GDP比重高達5成、其中約1/4出口仰賴中國,故隨
: 著中國經濟減速、加上中國企業競爭力提高,也讓南韓企業在中國市場陷入苦戰。
: 報導指出,因和先進國家企業的品質競爭、與中國企業的價格競爭皆進入白熱化階段,導
: 致南韓正陷入競爭力逐漸流失的「三明治狀態」,而南韓9月對中國的出口雖轉趨增長,
: 惟據IM證券中央研究所所長李鍾雨指出,今後南韓對中國的出口將不會呈現大幅度增長,
: 加上中/韓企業之間的競爭力差距縮小,故今後南韓企業恐將更難於搶攻中國市場。
: 英國金融時報10月21日報導,中國2014年7-9月GDP年增7.3%、增幅創2009年第1季以來新
: 低,不如第2季的7.5%增幅。報導指出,最新數據意味著中國今年的成長率幾乎肯定將創
: 下1990年以來新低。
: 韓聯社報導,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部長尹相直(Yoon Sang-jick)9月3日表示,和
: 中國的FTA談判近期內可能會出現重大進展,中方希望能在11月亞太經合會(APEC)登場前
: ,完成FTA談判。中韓從2012年5月開啟FTA談判,但是南韓想保護國內農產品市場,中國
: 則不願開放工業市場,遲遲沒有進展。惟近來雙方領袖互動頻繁,一再喊話盼能在年底前
: 簽約。
: 3.新聞連結:
: (超過一行或有中文網址請縮網址!板規內文有提供縮網址網站)←看完可刪除此行
: http://ppt.cc/cvCS
: 4.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劣文請注意)
: 三星在今年已經大量投資越南
: 在當地蓋新廠 轉戰東南亞 在越南排華的時候就有相關報導
: 日本也早在中國爭釣魚台 進行反日活動後 日本企業在日本政府的主導下
: 大量移資到東南亞投資 現已遠超過對中國的投資
: 東南亞各國更是把日本當成比中國更重要的合作夥伴
嚴格說﹐你這個看法是有問題的。東南亞各國的最大貿易伙伴還是中國。
即便是印尼﹐中國是第二大貿易伙伴﹐但是非石油類的第一大貿易國。
印尼在東南亞諸國裡面對中國最低調﹐中國甚至還賣武器給印尼。
關系非同一般。
在前幾天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連印度都加入了
這個名單包括了你所謂的越南﹐菲律賓等21國。
: 當外資爭先恐後的離開中國 只有台灣傻傻的還在投資中國
十年前中國是台灣最好的工廠投資地﹐和最好的產品銷售市場。
現在則很難講。因為韓國都開始吃癟
三星面臨極其強大的競爭﹐中國本土企業實力快速提升
競爭力越來越強﹐台灣即便投資中國﹐怕也很難獲得競爭優勢
外資的確有一部分在撤離。不過主要原因不是別的。
而是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以前寶潔聯合利華給上海的新員工開價是8000/10000人民幣的起薪
現在這個起薪已經開始落後國內很多企業
而且大家好多不願意去﹐覺得快消行業的人素質太差。。。
鄙人的朋友在IMS﹐跟我說以前IMS是躺著賺錢的。數據賣的巨貴。
因為他有中國大陸據說是三萬家醫院的藥品數據
一直都沒有挑戰者﹐今年有了一個新的競爭者﹐阿裡健康
合理預計五到十年IMS中國區就要被打趴
因為阿裡健康擁有更龐大的數據庫和更大數據渠道能力
類似的例子還有重工業﹐比如裝備制造產業﹐機車﹐車床等等
所以我認為中國的經濟要比你認為的健康的多。
雖然中國的房地產有泡沫﹐但實體產業的進步﹐技術和制造業
的進步也顯而易見。作為一個台灣人把眼光停留在代工和價格谷地很正常
但如果認為這是中國十幾年來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
前幾天台灣炒得沸沸揚揚的施工船就是例子
說明台灣在產業升級上﹐不但落後於韓國﹐也遠遠落後於中國了。
但中國依然會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每年兩千多萬輛汽車的銷量在那裡。
不是你說崩潰就崩潰了的。更不會崩潰到零。
對外資來說躺著賺錢的日子要結束了而已﹐以後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至於台灣這種做代工的﹐代工產業是不可能會回流到台灣本土的
台商也會像候鳥一樣滿世界的尋找價格谷地。
: 中韓FTA不知道馬英九卸任前簽不簽的了 XDDDDDD 今年看起來是無望
作者: GoNow (狗腦)   2014-10-27 13:17:00
在华外企纷纷逃离 已开始大量裁员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14-10-27 13:17:00
他就是想酸啦 合不合理再說
作者: pounil (IOU)   2014-10-27 13:19:00
酸馬酸中合乎民氣 其他再說
作者: warlord (瑪麗亞的添屎)   2014-10-27 13:20:00
發這種打臉文賺P幣而已 八卦板根本沒人在乎好嗎?
作者: sali921 (千百年後誰還記得誰)   2014-10-27 13:23:00
有了能源 有製造業 有消費文化 剩下的 人多就是王道
作者: roseritter (滿城皆帶閃光彈)   2014-10-27 13:26:00
後面頗中肯
作者: tot9221 (江城子)   2014-10-27 13:27:00
二篇講得並不全然互斥...
作者: wanghong (pp)   2014-10-27 13:27:00
中國現在成本開始增加,也搶著到便宜國家設工廠了
作者: sheng612 (無聊的人)   2014-10-27 13:35:00
中肯,真正產業有問題是台灣,現有產業幾乎都趴了.
作者: jerriver3 (馬鳴)   2014-10-27 13:45:00
美國製造業要回流囉~以後的競爭局勢很不一樣。我認為陸
作者: andersontom (鬼娃恰吉)   2014-10-27 13:52:00
26不怕鬥爭 看26的搞法就是先讓自己產業在自己市場變第一 中共扶植的再爛 我也會用盡手段讓好的產品外資沒辦法在中國生存 這點 中國人比韓國還韓國光看各iphone中國官方怎麼弄他搞他的 就知道了
作者: iChina (愛republic of 中國)   2014-10-27 15:41:00
不要跟609說道理啦!!!!!!!!!!!!!!!!!!!!!!!!!!!609是反華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