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正體字簡體字是我們太高傲吧?

作者: spacealien (崩潰吧鄉民)   2014-12-27 11:04:21
※ 引述《donation12 (至人)》之銘言:
#1KdWO219 (Gossiping)
以上內容我已經對其他兩位做回應,同質性很高故不再重複,文章代碼在上面
: : 這個詞從頭到尾就是現代儒學者為了自我美化,他們「禮治」最恨的「法制」挑出來
: : 用各種有問題的講法下去鞭,騙騙你這種中文系學生而已。
: 可能你不是很了解先秦儒、墨、法到底在幹麻,儒家不是不講法的,
: 也沒恨法制,不知道你這種想法從何而來,可有古籍明證?
: 後世的評價,或有失之偏頗處,或有誤讀誤解處,可參考,也不可盡信。
前面不是才提到什麼《論六家要旨》嗎?西漢司馬談寫的
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絶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
。故曰:'嚴而少恩'
上面那段話的白話文是,法家不看關係親近疏遠,不分貴賤,全部由法律來評斷,那麼
「親親尊尊」之恩就斷絕了。可以用一下,但不可長用。所以說法家「嚴而少恩」
這不就是用儒家角度對法家和「法制」的腦補和批判?就在眼前,你們都看過了,
還說沒有
法律不看關係不分貴賤,這完全正是現代尤其是年輕人最認同且嚮往的。
「親親尊尊」,正是儒家倫理裡面最愛強調的「講關係」,在法律之前要講關係,這就
是儒家要的,因為他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從「關係的親近和疏遠」來決定怎麼做
而法家不吃這套,法條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除了統治者,但請記得,
古代沒人敢冒犯皇帝,相對於儒家對統治者的阿諛奉承,法家這真不算什麼),
所以法家很該死 (司馬談角度),
「嚴而少恩」= 法家講求平等,不吃你關係好不好這套,是太嚴苛而不給恩惠。
↓↓↓↓↓↓↓↓↓↓↓↓↓↓↓↓↓↓↓↓
這完全就是用儒家的角度再批判法家,準確的說就是「法制」
↑↑↑↑↑↑↑↑↑↑↑↑↑↑↑↑↑↑↑↑
法「制」和現代大家追求的法「治」,差別僅僅是古代不能威脅到皇帝,所以法家
給皇帝凌駕法條的地位,但只有皇帝一人,太子都不行。
而儒家是統治者底下千百個官吏,都可以憑藉他們的自由心證和心情來處置你,
任何一個輩分或位階凌駕於你的,都對你有很大的宰制權力,和評論的話語權,
你沒有任何一點反抗空間,也沒有規則來制約他們對你的權力 (這種觀念正是
現代很多家庭衝突的根源,也是職場霸凌老鳥欺負菜鳥的根源之一)
相對於一般人來說,當然是法家更有保障,只要不是以暴君的角度來制定法規,
而統治者底下那些官吏都要看法條來行事。(到儒家這邊,就從一個暴君變成
千百個暴君了,因為人治,隨便一個比你大的要對你幹嘛都可以,所以你只能去
討好他,希望他當你朋友)
大家都看到()裡面的字了吧?這就是大家最討厭的「政商關係」在東亞「儒家文明圈」
的由來,儒家倫理越重的地方,和當地政府官員打交到就越重要,比如去對岸中國
做生意的台商,全都要討好中國大小官員,還要幫中國政府回來台灣擔任打手和發言人。
因為儒家的人治文化和「親親尊尊」這條「儒家倫理」,再對岸中國遠比台灣更為深化。
(如果有一點獨立思考能力,就會發現這和儒家學者製造的講法「文化大革命
摧毀中國的傳統儒家倫理,所以中國現在才怎樣怎樣」有嚴重衝突,因為事實上,
儒家倫理和文化,在中國遠比其他地方都更加穩固;文革是政治工具,而不是真正
文化改革,當年封閉的中國人習慣儒家倫理,根本分不清哪個是儒家,哪個不是,他們
以為那是人類社會本來就這樣,所以根本沒去「革命」到)
從漢朝到近代以前這個儒家主宰的年代,法家長期受到貶低和批判。這個穿插在後世
"學者(?)"於各部著作的角落裡面,何以就在眼前,仍說沒有?
(儒家那個叫做學者?看他們寫那什麼低能兒論述,他們的禮制有多蠢,講神棍
還差不多,「儒棍」)
因為你已經完全奉行儒家學者「編造」出來的講法了,把那當做是你的意識形態。
儒家不是完全不講法,但他們更講求「禮治」,而其問題請看我上一篇王莽段。
#1KdWO219 (Gossiping)
作者: luffy820114 (Nakano)   2014-12-27 11:05:00
好長喔
作者: freezeblue (管)   2014-12-27 11:10:00
這樣也算長?手機閱讀還不用翻頁呢,推這篇!
作者: ikki (鳳翼天翔)   2014-12-27 11:18:00
再說一次 司馬談的哲學觀是道家不是儒家 你要說他是用儒家的角度在批判一個想像的法家 但事實上他只是你想像中的儒家
作者: Chenflying (微異見)   2014-12-27 11:25:00
文革那段部分認同
作者: donation12   2014-12-27 11:58:00
你沒讀懂我的意思,多引法家的原文來說明你的論點較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