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o1liday (江湖唯有英雄志)》之銘言:
: ETtoday
: 「火災強調逃生是錯誤」 林金宏:濕毛巾掩口鼻害死人
: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 苗栗後龍龍津里民宅近日暗夜惡火,燒死53歲婦人與17歲腦麻兒子,有媒體報導引述「火
: 場逃生須知」。有專家直指「7點中有5點觀念是錯及不完整的,一定要更正。」直指火災
: 現場不能強調逃生,「逃生須知」改為「求生須知」,另外火災時只能往下逃(地下室例
: 外),不然就不要逃,不要再傳播往上逃的觀念。
: 臉書專頁「林金宏的消防天地」27日PO文指出,火災遭遇濃煙機會不多,真的遭遇濃煙時
: ,採低姿勢不只是要呼吸空氣,還能避免高溫傷害,很多人談濃煙時,都忽略高溫的部分
: ;濕毛巾掩口鼻以防止濃煙嗆傷是錯的,因為擋不住濃煙中的有毒氣體及高溫,這個觀念
: 害死很多人,讓大家在不該逃的時候,還試圖逃。
: 至於塞門縫部分,「林金宏的消防天地」直指躲在房內是避難行為不叫逃生,而且塞門縫
: 要先處理上方門縫,因為煙是往上飄。其實塞門縫不是很重要,房間內有無對外窗戶才是
: 關鍵,沒有對外窗戶可開排放飄入房內之有毒氣體,就算能用濕毛巾塞門縫,也是九死一
: 生。
: 這篇PO文引發網友討論,有人提問「濕毛巾掩口鼻這麼嚴重錯誤是那個環節出問題?」專
: 頁回文「早期家具都是木造,不易產生濃煙,現在家具很多是石化產品,會產生大量有毒
: 氣體及濃煙,所以早期火災用濕毛巾有效果,現在不行。」也有人問「月子中心旁大樓失
: 火,有必要逃走嗎?」專頁回文「沒有必要。」
: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227/444324.htm?from=fb_et_news
不常發文不會上色,看得眼花撩亂還請見諒。
先來舉出蘋果報紙上的逃生要領的問題:
●若身處起火點以上,往頂樓逃生;若在起火點之下,則往下逃生
A:不對,無論如何,都該往下並往戶外逃生。火、煙都是往上竄、延燒,來看的經典例
子 http://ppt.cc/1RlO
火災最毒的就是煙,內涵大量有燃燒不完全的有毒氣體和高熱,試想若你是受困在頂
樓的人,逃生機會應該不大。
若真的無法往下跑呢?那就要想辦法延長自己的逃生待救時間,並向外面的救援人員
說明自己的位置,這也就是為什麼林金宏認為應該講"求生",而非"逃生"。
●濃煙中採低姿勢爬行,以便呼吸接進地表的殘餘空氣
A:YES
●以濕毛巾摀住口鼻,避免濃煙嗆傷
A:不對。先來討論為什麼要濕毛巾摀口鼻?答案是不知道。消防隊以前就這樣教呀,有
機會你問問消防隊,一定也不知道。消防隊大多依照消防署發的宣導單進行宣導,
而上面就這樣寫。而消防署的官員知道來由嗎?或許也不知道,反正前輩就是這樣教
,你就這樣跟民眾講就對了嘛。
林金宏算是敢提出這個疑問的人(為什麼消防署和消防局資料沒改呢?這又是另一回事
了)。依猜測,再講一次,是猜測,可能來自經驗與臆測法則:
1.火場中,拿著濕毛巾像口罩那樣戴感覺好像真有好一些。
2.濕毛巾有水,應該可以擋些煙塵吧。
當然這個觀念應該被挑戰理由就如同新聞中所說,"濃煙"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氣體和高
熱,只用濕毛巾不能擋住(濕毛巾難道比濾毒罐還威?)。再者反向思考一下,濕毛巾
若能擋有毒氣體,那空氣怎麼過的去?電影不是常有水淋毛巾蓋臉上的酷刑?
●不可躲入密閉空間
A:YES。躲進密閉空間沒有空氣流通,也無法呼救,沒人知道你在這。
●切勿勉強自行救火或冒險搶救財物,要離開火場自保
A:YES。當然是人之常情,一時難以自覺,大部分是旁人抓住的。
●用濕毛巾或床單塞門縫,以防濃煙竄入
A:YES。不過新聞中還有補充要塞上方,算是新聽到但是可以理解的。
●逃離火場後勿重回火場救人
A:這個不再贅述了,人之常情,對或錯真的很難講
在此向大家簡單說明一下林金宏指出有問題的地方,也請不需要去責怪高雄消防局的資
訊有錯。逃生觀念如同科學真理一樣,是隨時都能被挑戰的。而會關心這種觀念對錯的人
,在公家機關的不多,有膽去挑戰的人更是寥寥可數。現在網路方便,資訊取得容易,加
上越來越多有學識的年輕人加入消防體系,也開始願意再以科學及證據的觀點去看待每一
場火災案例。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國外NFPA(美國消防協會)的網站,也有不少實證影片,例如最近消
防隊很強調的"關門"這個動作。至於消防署的話建議是不要期待了,現在海報還再用藍正
龍烈火雄心的樣板,也只有這個能看。好幾年也沒發過新宣導影片了,拿出去的都是80年
代蠢到不行的那種。現在消防大多是靠一群有期許和熱忱的人來做宣導和資料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