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LM (歐買尬得)》之銘言:
: 為何創作音樂人的巔峰都在30歲以前?
: 難道在音樂的領域人過了30歲就不行了?
: 照理說年紀越大懂得越多應該要更強才對
: 為何繆思女神只降臨在30歲以前的人呢
: 有沒有掛?
: 有例外嗎?
: 音樂人 經典專輯 主腦年紀
: Radiohead The Bends(1995) 27(Thom Yorke)
: Ok Computer(1997) 29(Thom Yorke)
: 槍與玫瑰 毀滅慾(1987) 25(Axl Rose)
: G N' R Lies(1988) 26(Axl Rose)
: 周杰倫 Jay (2000) 21
: 范特西(2001) 22
: 伍佰 樹枝孤鳥(1998) 30
: Mr. Children 深海(1996) 26(櫻井和壽)
: Discovery(1999) 29(櫻井和壽)
: Beatles Abbey Road(1969) 25(Paul McCartney)
: Nirvana NeverMind(1991) 24(Kurt Cobain)
: X Japan Blue Blood(1989) 24(Yoshiki)
: Art OF Life(1993) 28(Yoshiki)
: 陳綺貞 讓我想一想(1998) 23
: Groupies(2002) 27
本魯的看法是
通常那些流行音樂人最經典的專輯通常是前兩張,因此許多歌都是他們在屁孩時期所創作
的
而平常最喜歡找新音樂來聽而且會瘋狂買專輯的人通常也都還是處於屁孩年紀的15~25歲
之間,對於那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歌特別有感覺,唱片公司也瞭解這一點,所以就喜歡在
媒體上強打諸如Creep、
少年仔的氣味、尬車這類描述屁孩心情的歌
當然,媒體上常聽到,大眾接受度高,銷售量好,自然就成經典!
如果你再叫那些音樂人唱他們以前的成名曲,除非他們為了開演唱會賺錢,不然他們大概
都不太會想去唱那些幼稚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