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下日本皇室,基本上1192年源賴朝建立鐮倉幕府後至1868年王政復古大號令頒布
明治天皇掌權為止,日本皇室在中世紀都是魁儡。
又1192年前的日本定義跟今日又不大相同,真得有統一日本人的觀念也都是到了近代
所以可以說明治天皇可以說第一位均臨日本的"大帝"
幕府垮台後後的四個天皇明治(穆仁)、大正(嘉仁)、昭和(裕仁)、平成(明仁)真正有
統治日本的僅有明治天皇和昭和天皇兩位,大正天皇基本上行為能力有問題,在位後期
就由當時還身為皇太子的迪宮裕仁攝政。
換言之日本平安時代後真正有掌權到的皇族只有明治天皇和昭和天皇兩位而已。
日本皇室是世界罕見的萬世一系,皇室以日本神道教古神天照大御神後代自居,同時
這也是倒幕運動號召的凝聚力之一,明治維新後明治天皇又極力西化,1889年明治憲法
頒布日本成為君主立憲國,儘管實質上是由天皇-元老等寡頭統治,日本並沒有一位
絕對統治者,明治天皇僅管會對於國家政策有自己看法,但還是會尊重日本政壇上的
最終決定,譬如1894年的日清戰爭明治天皇和伊藤博文等人是反戰的,但最終還是開戰
他們只能同意。不過天皇也是能對日本政策起意見,如1930年代昭和天皇不滿田中義一
處理皇姑屯事件的成果,最後田中義一辭去首相一職。
要我來講日本天皇是一個曖昧不明的國家君主。
尤其以昭和天皇最為明顯,立場不明確,在重要關頭總會拋出一句基於君主立憲他不能
插手日本政務。這也使得很難對他完全定罪。
日本戰後麥克阿瑟極力保護日本皇室,使其不被滅亡,他認為皇室為維護日本國家穩定
的必要存在,當然左派不這麼想,尤其是日本社會黨和日本共產黨。日共還曾起草過日本
人民共和國憲草。但各位也知道日本戰後幾乎都由右派執政,儘管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
後的第一個首相是社會黨的片山哲,不過組閣沒多久就垮台,換了一個民主黨的蘆田均
也撐不久,馬上就回到吉田茂的手上。
吉田茂被認為是尊皇的政治家,1946-1947;1948-1952擔任日本首相,根本上是日本國
初期的最大影響者,跟麥克阿瑟關係又好,在戰後初期執政恰恰加深皇室的穩固
我扯了那麼多人主要表達一個意象─日本皇室是個很特別的皇室,不是他們的存在而是
統治上的地位,那麼曖昧不明,儘管二戰很多人是以天皇為號召去送死。
我想吉田茂當首相時已經將日本皇室整體定位好了,昭和天皇也很認清他的本份,晚年
基本上是極力避開日本政治,僅有1978年將二戰甲級戰犯移入靖國神社後拒絕參拜一事
而已。現在的平成天皇也扮演著虛位元首的本份,日本民眾也普遍認為做的不錯。
我是認為日本皇室留著比廢掉效益高的多,至少在近30年是如此。上次311地震天皇的
發言凝聚力比日本首相絕對有用多了,當時還是沒用的菅直人當首相耶。
日本55體制確立到1972年後除了1982-1987的中曾根、2001-2006的小泉以及
2012後的回鍋後的安倍日本首相普遍當不到2.5年。這種狀況比較皇室大多勤勞扮演
國家象徵一職,地位比日本政客值得尊敬多了。
講個題外話,最早說要廢除日本皇室倒也不是共產黨或社會黨而是安土桃山時代的
織田信長,織田沒死的話他也是有可能會稱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