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臺灣詩選》 詩人關心太陽花學運
http://img.epochtimes.com/i6/1503180740302378.jpg
《2014臺灣詩選》新書發表會暨年度詩獎贈獎典禮,日前於齊東詩舍舉辦,詩人向陽、鴻
鴻等書寫的有關太陽花學運詩作,以及詩人林煥彰有關香港雨傘運動的詩作都入選。(鍾
元/大紀元)
【大紀元2015年03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2014臺灣詩選》新書發
表會暨年度詩獎贈獎典禮,日前於齊東詩舍舉辦,詩人向陽、鴻鴻等書寫的有關太陽花學
運詩作,以及詩人林煥彰有關香港雨傘運動的詩作都入選。今年年度詩獎得主林婉瑜,由
去年年度詩獎得主席慕蓉代表頒發獎牌,林婉瑜的得獎感言是「相信詩的力量」。
詩人向陽、鴻鴻書寫的太陽花學運詩作
2014年3月18日,為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協議」)簽署的黑箱作業。台
灣大學生發起了反服貿佔據立法院議場為期23天抗爭的太陽花學運。
詩人向陽於去年3月20日寫下詩作《今晚,請為他們祈禱:聞數千警力將夜襲立院學生有
感》:
「今晚,請為他們祈禱,他們是年輕的孩子,我們珍愛疼惜的兒女。他們的臉上洋溢光彩
,他們的眼睛,如晶瑩的晨露,滾動在葉脈,閃露珠光。他們是我們辛苦栽培的孩子,家
族的希望!」
「今晚,請為他們祈禱,他們是勇敢的孩子,我們嚴謹教誨的兒女。他們的心念只問是非
,他們的籲求,是澄澈的活水,沖刷了汙穢,帶來淨潔。他們是我們已然消逝的青春,社
會的良心!」
「今晚,請為他們祈禱,他們是正義的孩子,我們引以為傲的兒女。他們的胸中沒有雜念
,他們的吶喊,是洪亮的晨鐘,敲醒了暗夜,敲響黎明。他們是我們寄予希望的一代,台
灣的未來!」
向陽表示,太陽花學運進佔立法院,引發國人關注、全球矚目。這群年輕學生並非無知小
孩,為了臺灣以及自身的未來,做他們認為正確的事,反對可能影響臺灣前途的法案,草
率通過,展現勇氣,也表現了新世代關心國事的積極熱誠,與1990年3月的野百合學運輝
映,應為臺灣人珍惜。
他說,3月20日,學生剛佔領立院次日,電視報導當局將以數千警力驅逐立院學生,「我
在臉書貼出此文時,提醒當局正視學生訴求,不應以『暴民』對待」,這首詩獲得千餘位
臉友回響,軍警夜襲立院之事亦未發生。詩的力量雖然比不上權力的傲慢,但其中傳達出
的上一代的憂慮和焦急,應可以為國家機器之戒。
詩人鴻鴻表示,聽聞反服貿學生攻進立法院當晚,「我立即趕去聲援。一覺醒來,主流媒
體卻一致定調這群學生是『暴民』。這個名詞在解嚴後的復活,讓我立即寫下此詩,到立
院內外念給群眾聽。」
鴻鴻詩中寫著:「我們越過圍牆佔領這條街、這個廣場、這個堡壘;當別人把這裡當作提
款機、當作傳聲筒、當作逃生梯;我們把這裡當作溫暖的搖籃,當作哺育稻米的農田,當
作未來之歌的錄音間;我們歌唱,對,我們歌唱;我們用歌唱佔領一個原該屬於我們的國
家,原該保護我們的政府,原該支持我們生存的殿堂」。
詩人林煥彰書寫的香港雨傘運動詩作
臺灣去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強烈訴求「捍衛民主、退回服貿」,短短3天號召超過50萬人走
上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獲得全球17個國家、49個城市的聲援。臺灣太陽花學運動能強大
,評論人士認為,太陽花學運打亂了總統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讓中共統戰滲透臺灣的行動
受阻;並啟示香港民眾積極爭取普選,引發香港的雨傘運動。
詩人林煥彰書寫有關香港雨傘運動的詩作《今天,您們打開傘了嗎?給我遠方的朋友》:
「今天,天氣如何?我這兒還好,有一點陰,有一點兒悶;我已經習慣戴一頂漁夫帽,但
不捕魚,有一些風雨,或大太陽都不怕。」「今天,你們打開傘了嗎?你們那裡,氣象可
好否,下雨了嗎?或出大太陽,或下催淚彈雨?或棍棒揮打血淚雨?或胡椒噴劑細雨濛濛
?你們都打開傘了嗎?」
「這一陣子,我心裡總是悶悶的,我心裡,總是在下雨,不住的流淌著無聲的血淚雨;傘
是必要的,最卑微最輕便的,人人需要的保護傘,打開吧!打開吧!快快的打開一一紅色
的傘,黃色的傘,藍色的傘,綠色的傘,青色的傘,橙色的傘,靛色的傘,紫色的傘,白
色的傘,黑色的傘,灰色的傘,透明的傘;都打開吧!人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心中正正當
當的,撐開一朵保護傘。」
http://www.epochtimes.com/i6/1503180735302378.jpg
《2014臺灣詩選》新書發表會暨年度詩獎贈獎典禮,日前於齊東詩舍舉辦,今年年度詩獎
得主林婉瑜(右),由去年年度詩獎得主席慕蓉(左)代表頒發獎牌,林婉瑜的得獎感言
是「相信詩的力量」。(鍾元/大紀元)
2014年度詩獎得主林婉瑜
《2014臺灣詩選》的主編為陳義芝,他在詩選的讚辭中寫今年詩獎得主林婉瑜的情詩集《
那些閃電指向你》:「在內涵上,她為愛情建築了一座美學的城堡;在表現上,以口語提
煉詩意,穿越溝通屏障,特具靈視」。林婉瑜表示,情詩集《那些閃電指向你》集結了有
關愛的微妙想像,因為對「人」永遠懷抱著一份好奇與尊敬,於是察覺情感交流時的細節
和重量。
她在得獎感言中提到,「相信詩的力量」。這麼孤獨而堅持的寫了20年,這份孤獨的堅持
,完成的是一種艱難罕有的價值,「當我離開凡常日子低頭閱讀他人的詩、自己的詩,總
感覺像看見絲絲點點金沙,埋藏在意識的海岸爍爍發光。」創作途中認識精彩的前輩詩人
、同輩詩人、作家朋友,則是寫詩以外最重要的收穫。
http://www.epochtimes.com/b5/15/3/18/n4390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