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自由時報
2.完整新聞標題:
馬親中沒用 過半民眾對中國印象差
3.完整新聞內文:
2015-04-17 08:24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馬政府申請成為亞投行創始會員,卻慘遭中國打臉,而馬總統
執政7年來致力兩岸交流,但根據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吳重禮調查,國人對中國的印象好
壞參半、看法分歧,未因馬總統加強兩岸交流而改善。
吳重禮進行為期3年的「中國印象調查研究」,最近一次是在去年12月15日到12月30日成
功訪問1552位民眾。在被問到對中國的整體印象,僅4.6%表示「非常好」、認為「好」
的有42.2%,「不好」與「非常不好」也分別有32.3%、14.4%。
對於中客與中國小米機等3C電子產品,各有6成8持負面印象,僅約2成7、2成1有好印象。
而中國人士來台依親、讀書、投資等,有4成3認為「非常好」與「好」,但有5成3認為「
不好」與「非常不好」。如有子女,是否讓他們到中國讀書、工作、結婚,「願意」與「
不願意」約各半。
有6成7的民眾認為,太陽花學運影響兩岸關係,而對香港「佔中運動」,有7成的國人因
此對中國的印象變得更差。
此外,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有54.2%,「中國人」4.6%,「兩者都是」39.7%。而主
張台灣獨立有24%,與中國統一為11.5%,永遠維持現狀29.6%,以後看情況31.6%。
吳重禮解釋,雖然他不是長期調查,無法比較馬上台前後,國人對中國態度變化,但從調
查結果來看,顯示民眾看法是分歧的。尤其在太陽花學運後,對中國抱持負面觀感,而「
佔中運動」也影響對中國的印象。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表示,中國每年都會發生違反民主與人權的重大事件,如香港佔
中運動、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劉小波遭監禁等,影響國人對中國政府的印象。而隨著兩岸大
交流,民間接觸頻繁,「台灣認同」反而越高,「中國認同」變低,因為國人瞭解到,兩
岸間不是單純同文同種,而是在社會價值有極大差異。
董立文認為,國人對中國印象未見好轉,加上兩岸氛圍不佳,「朱習會」的風險高,尤其
中國拒絕台灣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後,下月初舉行的「國共論壇」,反倒讓人質疑召開的
意義。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289652
5.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