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中華文化能夠促進一家親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3180632
中央日報
星雲大師,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幼年經歷南京大屠殺,受戒出家後曾多次辦學,始終致
力於推廣中華佛教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曾獲得2013年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同時亦
著書立說。15日,星雲大師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詳析佛教與傳統文化的淵源,並談到兩
岸文化交流。星雲大師稱,兩岸人民使用同一種語言,生活習慣相似,雖有一道海洋相隔
,但文化不能分開,恰好就是文化,能夠促進「兩岸一家親」。
新書收錄作品包含中華文化精華
《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與佛教寶典》是星雲大師最近完成的作品。其中收錄
了400餘位作者的800則作品,包括詩詞、勸世文、經論等等,配有星雲大師的墨寶箴言、
傳統山水圖畫。值得一提的是,該書首印110萬冊,絕大多數將作為公益圖書捐贈給社會
各界。至於此舉初衷,星雲大師解釋,目前大眾都嚮往中華文化,自己希望通過積極宣導
能夠將其發揚光大,而這本書就與中華文化有關,能夠為之增加光彩。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書在台灣已經印了有兩千萬本,大概每一個圖書館、每一
個公共場所都有。」星雲大師滿懷期望的表示,未來希望在大陸也是如此,兩岸人民使用
同一種語言、擁有相似的生活習慣,兩岸雖然有一道海洋相隔,但文化沒有相隔,「大家
處在同樣文化的光耀之下,不分彼此,文化可以促進『兩岸一家親』。」
星雲大師還信心滿滿的籌畫出中英文對照版的《獻給旅行者365日》,他比劃著,說那
大概是這麼「厚厚的」一本:「過去《聖經》從國外到我們中國來,現在要禮尚往來,我
們也有這樣的文化送到它們的國家去。」
「看著是薄薄的一小本,但是收錄的內容包含著中華文化的精華。」星雲大師透露,這
本書的內容由他選定,「他們從幾萬條作品中選出一萬多條,逐一念給我聽,我來選擇。
可以說,收錄的作品能對讀者理解人生有重要的意義和幫助。」
星雲大師希望,拿到書的人不要隨便翻翻就作罷了,而是要深入到記憶、思維裡,「成
為自己的思想,這樣可能會對大家更有幫助」。
復興中華文化佛教不能缺席
自漢代以來,佛教傳入中國並得到了長足發展,學界對佛學與中華傳統文化的關係也多
有論及。星雲大師以「博大精深」來評價中國傳統文化,其中包含繪畫、雕刻、音樂等各
種門類。在他看來,佛教的進入對中華文化有不少影響,比如相關傳說的流傳等等,並幽
默的表示,就語言來說「沒有佛教語言,講話都很困難」。
「復興中華文化,佛教文化不可缺席。」星雲大師提到了老莊哲學以及孔孟學術的重要
作用,但同時表示,佛教的一些學說也同樣深廣,而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也產生了獨
特變化,開始講究「禪」與 「開悟」:「即希望中國人都有悟性,每天不斷進步,將來
人人都有大徹大悟的時候。在中國,成佛不成佛變得不重要,開悟反而是重要的。」
星雲大師並不希望大家只把佛教看作宗教。他打趣道,佛教並不是個壞東西,在某種程
度上說,佛教更是哲學,而中國人多年孕育出的思想,更有著與佛學融合的地方,二者同
樣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如果大家能按照這種文化為人處世,社會會變得更加和諧。
「不管是姓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都可以像朋友一般互相往來、尊重共榮。」一生辦
學校辦教育,星雲大師以自己為例:雖身為佛教徒,但是做事卻是從「人」這個根本出發
,從儒家教義中講究的「如何做人」到老莊哲學的精髓都在發揚。
星雲大師舉例道,一個人無法獨立存在,想吃飯需要農人種田、想穿衣需要工人織布…
…又好像唱歌一樣,調門高低不同,但和諧就好聽;人的五官也不一樣,但長得勻稱就是
美,「有不同沒關係,今天可以同中存異,異中卻不必求同,文化嘛,多多益善。」
別人的成功可以享用不一定要佔有
目前社會發展,物質生活水準一再提升,那麼當心靈受到外物誘惑之時又該如何處之呢
?星雲大師略一沉吟,隨後便說「這只能夠靠自己」。在這點上,他很提倡儒家所說的「
自我學習」,即「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佛教也講『自覺』,即自己要覺悟,如果
我們中華民族的每一個人身處共同文化之下各自發展,再彙聚起來形成一個優秀文化,這
將是未來我們全中華人民的希望。」
在星雲大師認為「值得發揚」的優秀中華文化中,包含「新舊」兩種,一種是前文提到
的傳統文化,一種則是被其稱為「新文化」的內容,如有序排隊、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等
等。
「排隊就是生活裡的重要文化啊。早先有些台灣人也不排隊的,但現在通過慢慢的宣導
,都變得有秩序了。泱泱大國,中華文明孕育出的中國人,應該謙卑,在公共場合講話要
輕聲細語,這就是講我們中華文化的人文氣質。」星雲大師微笑著說。
飲食簡單、衣著樸素、講話文雅等內容也包含在星雲大師想要推廣的文化之內。他說,
如果我們每個人能按部就班依照次序做事,很好的把新舊兩種文化融合在一起,這就是中
華文化未來的一點希望。
「不必說你過的比我好,我就不喜歡你。你有錢能買電視機,至少我可以站著看一看;
你有錢可以建公園,我可以去散步。別人的成功我可以享用,不一定也要佔有。」在星雲
大師看來,如果每個中國人都能享有中華文化的成果,那麼人人就都是富貴的人。(陳恆
光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