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述《c1951 (QQ)》之銘言:
: : 假設有一天 中國共產黨腦袋秀逗 大發慈悲說 中國不肖想台灣本島了
: : 只要割讓金馬2區回歸給中國 就承認台灣獨立 讓台灣+澎湖建國 成為一個國家
: : 真的有這種機會 鄉民會願意用割讓金馬為條件 換取台灣獨立建國嗎?
: : 先聲明喔 我自己是肯定不同意的~~~ 哈哈
真不知從哪時開始 數字版上開始有帶這種言論 (似乎是近一年內)
無可避免的戰爭,沒有一戰必勝的決心是不可能達成的。
在時不我予的情況下,還奢望用這種方式
這種言論是對岸統戰伎倆,雖然說早就不知道滲透多少人了。
未戰先割地求和,比歷史上的故事還不如。
抱薪救火
戰國末期,秦國向魏國接連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魏國無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軍佔領
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國又一次向魏國出兵,勢頭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們召來,愁眉苦臉地問大家有沒有使秦國退兵的辦法。大臣們由於經過多年
的戰亂,提起打仗就嚇得哆嗦,誰也不敢談「抵抗」二字。在這大兵壓境的危急時刻,
多數大臣都勸魏王,用黃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為代價,向秦王求和。
謀士蘇代聽了這些話,很不以為然,忙上前對魏王說:「大王,他們是因為自己膽小怕
死,才讓您去賣國求和,根本不為國家著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讓給秦國雖然暫時滿
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國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只要魏國的土地沒割完,秦軍就不會停止
進攻我們。」
說到這裡,蘇代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別人勸他快用水去澆
滅大火,但他不聽,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滅火反而能
助長火勢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著魏國土地去求和,不就等於抱著柴草救火嗎?」
儘管蘇代講得頭頭是道,但是膽小的魏王只顧眼前的太平,還是依大臣們的意見把魏國
大片土地割讓給秦國。到公元225年,果然秦軍又向魏國大舉進攻,包圍了國都大梁,
掘開黃河大堤讓洪水淹沒了大梁城,魏國終於被秦國滅掉了。
故事出自《史記·魏世家》。成語「抱薪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害,結果反
而使禍害擴大。
資料來源:http://idiom.wlps.kl.edu.tw/index.php?inpage=story&id=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