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cd (進擊的杏仁)》之銘言:
: 任何語言都能拿來聽、說、讀、寫。
: 那為什麼我們不學一種全球通用性的語言就好?
: 學再多種的效益也只是拿來人際溝通。
: 學超過一種語言所花的時間精神體力等於浪費掉了,因為沒有產生額外的效益。
: 有沒有人類很喜歡把簡單的事情做得很複雜的八掛= =?
任何電影都是用來看的, 那人類只需要一套電影嗎? 不是吧.
把語言單純視之為「溝通」的工具, 是錯誤的想法. 因為語言本身是文化
的載體, 不同文化代表對不同事情的理解方式, 故此, 不同語言也是會引
導對事情產生不同的觀念. 舉個例子, 「青」這個概念, 在日文, 中文都
不一樣.
而且我記憶中有一個研究, 證明了語言的本質, 會影響他的資訊量, 一個
說得快的語言, 語言的資訊量會較少, 一個說得慢的語言, 則語言的資訊
量會較多. 故此每個語言的工具性質並不一樣.
每個語言都有一些只有他們才有的概念, 最明顯的例子是國語的親屬表達
系統, 「姪兒」, 「表兄」, 「堂妹」, 「姑媽」, 「伯娘」這些在英語
中很可能就只有 Aunties, Uncle, Cousin, Nephew, 而不會分得像華人
那麼豐富而且清楚, 如果這世界只使用英語, 就直接就不會有姑媽這樣的
概念.
又例如德語有一個詞語叫 Backpfeifengesicht... 這個詞語的意思大概
相等於「一臉討打的傢伙」, Waldeinsamkeit 是「在森林裡獨自一人的
感覺」.
猶太語中, 形容社會不適應的人的詞語非常的多種類. 西班牙語中也有詞
語專門形容吃完飯之後跟飯伴說話的時光. 因為每個文化所注重的東西不
一樣, 漢語重視倫理關係, 所以在倫理上擁有很多別的語言沒有的概念.
日本人重視禮貌, 所以會有種類豐富的敬語. 這些概念很常對於別的語言
的人來說都難以理解.
就算有些概念不同語言也有, 其實意義上也不太一樣, 例如在香港, 出現
過香港工程師和某外勞, 有這樣的對話, 「你何時來的? 」, 「沒多久.
」, 然後那個沒多久是十年, 有些文化幾個月就很久, 有些文化幾十年都
是沒多久.
事實上不同語言間的翻譯, 往往翻譯的意思是有稍為扭曲的, 因為很多時
都只是找相近意思的詞語翻譯, 但內涵並非完全一樣, 甚至會引起很大的
誤解. 每個語言都是一種社會生存環境與歷史中種出來的果實, 如果能夠
保持更多種類的語言, 人類面對不同的問題, 就會有更多的答案.
人類即使統一成一個語言, 一旦分離再面對不同的環境, 很快就會從同一
套語言中, 派生出不同的語言, 最終成為兩套語言, 甚至去到完全不能溝
通的地步, 因為語言是不斷受環境變化的.
文字與語言之間會產生了很多可能性和限制, 因此, 語言單一化, 就會消
除了很多可能性. 從歷史中觀察, 人類的文化多元性, 往往代表了更多不
同的新思想以及發明.
如果這世界只有英文, 那麼就不會產生豎版排版, 如果這世上只有漢字,
那麼最初的打字機可能就難以發明. 每理解一種語言, 就是理解多一種思
考方式以及內心世界, 而交織出更強大的思考和創造能力. 觀點更為宏觀
, 對不同事情或文化的理解能力也會增長. 因為只會一種語言, 反而流於
無法超越那單種語言的意境去理解事物.
所以你看到很多在政治或者知識上的強者, 他們擁有豐富的知識之餘, 也
很常有掌握多種語言的能力, 倒過來說, 這世界也很多只掌握一種語言的
人, 他們也不見得因為「沒浪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一種語言」, 而因此在
別處有更強的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