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甲子的今天發生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陸上會戰
大戰前,台軍因劉永福要固守台南大後方。
所以未能親自到彰化指揮。當時,交由年輕的吳彭年指揮。
但吳彭年將重兵配置於大肚溪左岸,顯然不當。
日軍遂在在台軍露營處約一點五公里上游,偵測到有一處最淺處一公尺多的合適涉水地點
http://talin5814.web.fc2.com/tainan_sunset/picture/tadusi_bird.jpg
也就是今天中山高跨越大肚溪的位置。由此渡溪,可直上八卦山的右側背,給予台軍致命
一擊。
於是8月28日清晨開始了八卦山戰役。
日軍在此戰幾乎投入全師團約一萬多人的主力,台軍兵力則不下四、五千。
日軍這一場夜間到黎明的偷襲行動,三個小時就結束。
日軍發揮了各軍協同作戰,並擅長野戰的特點取得大勝。
但一般人都認為乙未戰爭到此,台軍抵抗就微弱了。
其實並非如此
日軍佔領台中彰化後,已兩分天下有其一。不免沾沾自喜
但隨後發生日軍追擊隊在今日的嘉義大林性侵眾多婦女的暴行。
激起濁水溪以南的台軍更激烈的鄉土保衛戰
據日軍從軍記者統計,其戰役次數不下於彰化以北的三十場大小戰役
且日軍面對的大都是不擅長的村落戰和市街戰
所以,才有日軍征台統帥北白川宮等高階將領戰死的傳聞。
雲林忠義祠祭祀的日軍高階軍官
http://talin5814.web.fc2.com/war/iwe_study/9/choni_temple.htm
歷史解謎:日軍統帥北白川宮10月16日在嘉義大林受重傷,隔日在雲林莿桐死亡
http://talin5814.web.fc2.com/war/iwe_study/kida_shinda.htm
台灣人的武裝抗日運動,持續到1902年才逐漸微弱下來。
今年有關八卦山戰役的紀錄,可參照東海大學學生製作的專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5fTa7qZPU8
台灣史權威教授吳密察認為
「1895年乙未之役,應該是我們重新認識台灣歷史的開始。」
誠如所言
今年正逢乙未抗日120周年
目前只見少數地方政府有紀念活動
兩甲子前台灣先民的孤立抗日,比後來的中國、英國、美國等還早,還更壯烈
政府應該對於這一段台灣先民的驕傲
完整地呈現給世人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