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完整新聞標題:
中國部分企業成本已進入競爭「深水區」
3.完整新聞內文:
中國部分企業成本已進入競爭「深水區」
更新: 2015-11-29 19:10:42 PM
標籤: 企業成本 , 企業關門盲目投資
【大紀元2015年11月30日訊】中國企業經過了近幾年的盲目擴張投資,致使部分企業產能
過剩,有大陸學者認為中國部分企業成本現在已經到了競爭的「深水區」,或將導致成本
擠壓造成企業關閉的危局。
大陸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陳瑞明11月26日在自己的博客中撰文分析了大陸這10年來宏觀經
濟運行的軌跡,他認為大陸經濟過去是「投資」、現在是「風險」、未來是「成本」。
陳瑞明認為,開始於2008年的企業主動投資,在2012至2013年達到慣性頂點,到2015及
2016年會斷崖式下跌。當前企業風險由第一波的「盲目投資致破產」向第二波「成本擠壓
致關閉」切換,第一波基本走完,第二波仍在深水區。
2008年,當局為了擺脫世界經濟下滑帶來的影響,在大陸開始投資大擴張,商業地產、品
牌服裝、汽車、飲料罐裝、化學製劑、PTA和PP、煉化等下中上游企業全線擴張,這輪投
資在2012年到2013年達到慣性頂點,造成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利潤大幅下滑。
以江蘇一化學製劑廠為例,該廠生產PCB用化學製劑等產品,廣泛應用於電子覆銅板、建
築塗料、民用洗滌、醫療X光片、汽車油漆等行業,市場佔有率達到30%。企業主說,2010
年公司最好賺錢,所有產品綜合毛利率達到20%。到2011年有大量的相關類似公司滲透進
來,由於門檻低,產品線1年至1.5年能建成。至2012年,已經是價格競爭了,公司的毛利
率也隨之掉到12%附近。到2014年,行業產能較2010年已經翻了1倍。對於行業前景,該企
業主擔心的不是需求(因為下游用途廣泛),擔心的是產能過剩帶來的價格競爭。
陳瑞明表示現在企業風險由第一波「盲目投資」切換到第二波「成本擠壓」。第一波,「
盲目投資」導致企業破產;第二波,「高成本擠壓」致企業關閉。兩波的時間切換點大約
在2014年。第一波來自「宏觀系統性衝擊」,即前期激進投資、高槓桿企業,遭遇信貸緊
縮,率先破產。重災區是高槓桿、重週期行業。第二波特點是「微觀分化」,表現為成本
競爭力低的外圍企業率先關門。同時風險更具全局性,涉及面更廣泛,即不論前期是否激
進擴張,幾乎所有行業、個體都經受高成本裹挾,優勝劣汰。這也意味著企業風險進入「
慢刀子磨」的深水區。
形象理解企業風險點從「盲目投資」到「成本衝擊」的切換,就類似今年的股災。第一波
遭遇的是去槓桿的系統性風險,首先倒下的是槓桿過高的投資者,像「快刀子」。去完槓
桿後,第二波考驗的是股票質地,投資者會分化,像「慢刀子」。目前需要警惕的是「第
二波風險」,目前成本衝擊風險還沒有走完,影響規模不易評估。
在成本被擠壓風險下,企業未來的道路有三條:一是成本擠壓,優勝劣汰,行業集中度提
升,導致「剩者為王」。二是高成本+外部衝擊導致行業洗牌。三是運輸半徑的區域優勢
強化,要麼靠近消費地、要麼靠近原料地,在工業品價格下滑、毛利率低位、未來價格彈
性不大的背景下,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大幅提升。
陳瑞明分析,從規律推廣看,「成本擠壓下優勝劣汰」的線索,重點看點是民營化、市場
化程度高的行業;「外部衝擊下行業洗牌」線索,重點看初級產品,因為其主要成本來自
人力、土地,這恰是中國的比較弱勢。「運輸半徑下區域龍頭」線索,沿海內地均有,沿
海重點看偏向消費的行業,內地重點看偏向原料的行業。
責任編輯:劉毅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5/11/30/n4584613.htm
5.備註:
幾個月來鋼鐵廠一口氣倒兩間不是沒有原因的,
能源產業(石油、天然氣&煤炭)跌幅也一樣可觀。
黃瑋傑:內地工業前景堪憂
http://goo.gl/rvj93g
(統計數據報導節錄)
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下降56.3%,比1至9月份降幅擴大0.8個百分點。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
增長3.8%,增幅比1至9月份收窄0.3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
利潤總額增長11.5%,增幅較1至9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
1至10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個行業下降。其中
,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增幅最大,達76.1%。其次為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
增幅為13.9%。跌幅最大為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達68.6%;其次為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
工業,跌幅為68.3%。煤炭開採和洗選業跌幅亦達到62.1%,情況比1至9月份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