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掛點是
唐湘龍認為中國國民黨長期以來是民進黨喊台獨
卻不敢承擔的“遮羞布”,一旦去中國化,兩岸將沒有
模糊空間。
小檔案
53 年次,台大政治學碩士,資深新聞工作者。大陸種,台灣貨。溫柔敦厚,沉默寡言。
文筆不好,卻愛寫。講話口吃,卻愛講。唐湘龍只是一不要臉,二不怕死。堅持當「永遠
的反對黨」。誰掌權,誰就是唐湘龍的敵人。因此,唐湘龍一直跟少數站在一起,不只中
年,還有點孤單。
內文
如果能夠做到中國國民黨、台灣國民黨,都是同一個國民黨,那才是國民黨。但做得到嗎
?
黨名不是不能改。國民黨從興中會起家,超過120年的黨史裡,又不是沒有改過名。同盟
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有時有中無國,有時有華無國,國民兩個字出現,也已經是19
12年,民國成立之後的事。
1912年到1914年,這個黨就叫做國民黨。之後,國民黨不管改成什麼,大家都還是習慣叫
它國民黨。KMT 3個字,也只縮寫了國民黨3個拼音,沒有「中國」2個字在裡頭。這個黨
,正式叫做中國國民黨是1919年之後的事。但一轉眼,以中國為黨名,也將近百年。
很多年前,許信良、李登輝這兩位信誓旦旦以此黨為榮、要守護這個黨的前黨員,都談過
這個國民黨將分裂的事。認為關鍵在「中國」與「台灣」的對立性操作已經成熟,「中國
」在台灣沒有市場,甚至成為政治上的「趨避」符號。扛著中國之名,將成為包袱。不管
政績、能力如何,一個信仰中國的政黨,就是不愛台灣的政黨。從扁朝時代的「去中國化
」正名運動,不只國營事業,連民營企業、大專院校、政黨、媒體,只要有「中」字,管
你叫中國、中華,都被點名「不忠」,一種空前的「麥卡錫主義」氣氛橫掃政壇。
你以為2008年之後,終於撥亂反正了。其實,沒有人去撥那個亂。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正。
整個「教改」後世代,在背離史實的課綱教育下,「反中」已經成魔。
要不要改名叫國民黨、台灣國民黨?其實不是重點。那是掩人耳目,掩耳盜鈴。重點是,
中國國民黨是不是要修改黨綱、黨章,徹底自我去中國化?完成精神上的自我閹割?但這
有兩個問題。一、如果中國可以去,那麼,是不是還要叫國民黨?其實也無所謂了。二、
做為中華民國的創國政黨,如果可以去中國,那麼,中華民國當然就是下一個「去中」的
對象。中國國民黨失去了它的黨史和國史之間的連結關係,那是徹徹底底的本土化。到這
一步,所謂的「九二共識」就更虛幻了。
簡單講,中國國民黨光改名,政治上實益不大。但如果改黨綱、黨章,「中華民國」的精
神防線就崩潰了。不但沒有什麼一國兩制、一國兩府、一中各表,連「特殊兩國論」都跨
過。就徹底成為「一邊一國」。
國民黨一直是民進黨的「遮羞布」。掩護了民進黨大膽宣獨,卻不必承擔風險的空間。一
旦國民黨改名,這塊遮羞布就沒有了。北京不復「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那就是「台灣與
中國」沒有模糊空間的直接對撞。結果如何?
這才是我在想的事。你也可以想想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129004508-2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