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020000784-260301
語音抓不到 台灣演員陷瓶頸
2016年10月20日 04:10
記者李怡芸/台北專訪
電視劇《一把青》今年在金鐘獎大豐收,兩岸年代劇近年均大行其道,但世新廣電系陸生曠思慧日前卻直言看《一把青》因口音問題無法入戲。身為台灣劇場、影視演員,也在台北藝術大學教授「舞台語言」的樊光耀指出:「演員對語音的敏感度很重要,但這正是台灣社會的語言教育所缺失的。」
陸生曠思慧指出,《一把青》中的小周是東北人、師娘是浙江人,小邵是四川人,但她卻無法被說服。「一個角色的口音會影響到自己信不信任一個角色存在」;而她對於劇中飛行員們時不時流露的台客腔更是無法入戲,「請想像一個滿口京片子的人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歹灣郎。」
這樣的問題在多次以方言詮釋角色的樊光耀看來:「角色成功與否與演員對語言的掌握固然有絕對關係,但台灣演員面臨更大的問題是整個社會普遍對我們的語音不敏銳,甚至不尊重。」
心態看輕 口音難矯正
樊光耀強調,語言除了是演員詮釋的必要手段,對一般人而言也是表達的重要工具,「如果我們連國語都講得怪腔怪調,那表示根本不尊重、不愛惜我們自己使用的語言。」同樣的標準其實也可以用來檢視客語、台語甚至原住民語。「如果年代劇裡的方言只是學個怪腔怪調,那和國慶典禮上以『阿薩不魯哥』口訣介紹台灣原住民族又有何不同?」
不論是方言或是標準國語的咬字發音問題,樊光耀認為問題就出在「看輕」上。「我的國語標準,是因為我從小學開始就抱著中廣聽老播音員的口音。我平常就這麼說話,而不是上台做作。」反觀今日的語音教育,除了停留在國小舉辦相聲比賽,讓孩童們穿著長褂、拿著摺扇,說著和平日不同的口音,仍未在生活的閱聽環境中,重視「標準國語」的自覺與敏感度。
標準國語 語言基本功
「掌握語音,只是掌握語言的一環。」樊光耀憶及多年前,面對教改後的第一批大學生時,「我非常沮喪,因為面對的是一票無法表達思考的學生。」在他看來,語音乃至表達能力,都是對自己的語言是否夠尊重的成果,而現在人對「標準國語」的不愛惜,「把自己語言的質地也丟失了!」樊光耀嘆。
至於演員的舞台語言,樊光耀以大陸演員張國立在《手機》中以四川話演出,在《1942》中以河南話演出為例,認為一個負責、有自覺,願意突破的演員,對於南腔北調的角色「設定」勢必有自己的要求與堅持;但以近年兩岸三地經常合作演出來說,標準國語更是至關重要。而修正語音的關鍵,在他看來,仍要從生活中做基本功。
(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