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放十年前,絕對正確,甚至你還可以問,為什麼大陸人都看台灣的偶像劇
,為什麼大陸人都看台灣的綜藝節目,為什麼大陸人都喜歡台灣的明星,為什麼大陸的小
吃都要加台灣二字,為什麼大陸人喜歡買台灣的電子產品。
十年前的台灣,就是潮啊,你要是拿張十年前的報紙來,很容易找到要抵制台灣
偶像劇入侵的文章,也有痛心疾首年輕人模仿台灣腔的文章,還有批判那些影響我們年輕
一代的台灣明星(比如小S)的文章。
我記得那個時候我看過一篇文章,說大陸的古裝劇在台灣很有市場,那個文章裡面
溢出來的自豪感和榮耀感,大概和現在美國人會看我們的電視劇一樣的感覺。
只是那個時候,你們領先大陸太多,所以台灣人並不在意大陸,當然就不知道那個
時候你們在我們那裡有多流行。
到了今天,當大陸給你們的壓迫感越來越強,也越來越多方面超過台灣的時候,
你們開始注意大陸了,才意識到,原來你們有些東西在大陸這麼的流行。
而音樂又不同於電視劇,電視劇過了就過了,而歌曲可以流傳,對很多人來講,
這些歌曲就是他們的青春,也可能是他們這輩子最後會唱會聽的歌曲,所以才會有周杰倫
和張惠妹這一輩的歌手在大陸如此強大的影響力,也才會讓你們注意到,為什麼大陸人都
聽台灣歌。
對於很多85到90之間的人來講,還真的可以說只聽台灣音樂,那個時候,粵語歌
已經式弱,大陸流行音樂也正是低谷,再加上台灣流行文化總體的影響力帶來的加成,風
頭一時無兩。
只是到了10年以後,台灣流行文化的影響力急劇衰退,而且大陸又重新開始冒出流
行歌手,而且觀眾的喜好也變得多元化,可能對90後來講,台灣流行音樂已經只剩下周杰
倫了,但前面幾十年打下的基礎,足夠台灣音樂很長時間內在大陸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