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非也 在下肯定沒讀過113
約莫12年前
交大首先提出了「交大電資學(資)士(憂)班(般)」
並且勢如破竹的攻下當年的二類組 第二志願
https://www.csie.ntu.edu.tw/~b97042/adam/92_02.pdf
台大電機 413.87
交大電資 404.51
台大物理 488(還原平均406
通常加權還原後原始總分會提高 所以真實原始總分應該比交大電資略低
當年還引發了第二志願的論戰
https://pttread.com/ck55th322/m-1060572308-a-c79
交大已經是全國數一數二
電資學士班更是天之矯子
當年交大 還是電機資訊學院合併的狀態 在所有電資學院中 更顯得突出
八卦的點是 當年交大主打進電資學士班都可以去柏克萊
但事實上 是只有部份的人去柏克萊
其他的要選伊利諾 而且是有門檻限制的(英文要通過213 ibt)
大學部 雖然是電資班感覺比較利害
事實上 研究所還是要選擇一個所來讀 有的人選台大/交大 電子所
有的選電信 有的選資工
電資學士班並不是最後的學歷 其實只是一個過程而已…
※ 引述《qweewqq (風一樣的男子)》之銘言:
: 如題,國高中都有資優班
: 讓程度比較好的學生,接受比較不一樣或是強度高的教育
: 如語文 數理 科學等等不同的專業領域
: 照理說,這些學生經歷國高中打造培養後,水準應該更突飛猛進
: 但為何到了大學,沒有類似的班級課程?
: 反而是齊頭式平等,又回到跟普通班的學生一起上課學一樣的東西
: 雖然大學的學習很自由多元,難易度也可以掌控調整
: 但沒有專門為頂尖優秀人才設計一套專業培養課程,
: 雖然可以透過科技部等計畫教授帶領下實現,但感覺還是不太一樣
: 請問台灣教育或國外教育,有曾經考慮在大學設立資優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