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升格國定古蹟 鄭麗君:遲來的指定
ltn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台灣國定古蹟再添兩處!文化部今(12)日公告,台北市艋舺
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從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分列第99處及第100處國定古蹟,我
國國定古蹟累計達100處。
文化部長鄭麗君今日除親赴兩處送國定古蹟公告函,也同時送上首次製作的「國定古蹟指
定證書」。鄭麗君部長致詞時表示,這兩處列國定古蹟是「遲來的指定」,她送上指定證
書是要代表政府的感謝與承諾,一方面感謝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管理單位長期以來
維護及修復古蹟的付出,另外也承諾,政府未來會更致力於文化資產保存。
創建於1738年的艋舺龍山寺,為三進四合院之閩南式宮廟建築,早期是福建泉州三邑移民
的信仰中心,歷經清仁宗嘉慶年間台北大地震、1867年又遭受暴風雨侵襲,1919年由地方
仕紳募款修建,1945年寺廟正殿又於二戰中全毀,戰後才完整修復至今,目前成為國內外
重要的旅遊宗教勝地。
此外,文化部指出,艋舺龍山寺的觀音信仰、神明會、祭祀儀典及珍貴文物,也是台灣寺
廟中保存「民間佛教」最完整的代表之一。
大龍峒保安宮則為祭祀保生大帝的台灣民間信仰廟宇,創於1742年,1985年內政部核定該
廟宇為國家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該廟多為木造雕樑建物,經多次修復與重建,
1917年建物達到最大規模。現仍留存諸多重建時的石柱、石雕與石獅等原物。
保安宮在日治大正時期整修留存的「對場競技」木作,更見證匠師「拚場」競技的歷史,
還有光復後繪製的壁畫,至今也仍保存完整,這些不同時期的作品深具藝術價值。2003年
保安宮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資產保存競賽中勝出,並獲得亞太文化資產保存
獎。
文化部表示,龍山寺及保安宮與大台北地區的開發關係密切,無論是「有形」的建築特色
、區位發展史,或是「無形」的信仰文化、民俗活動推廣,都獲「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
審議會」文資委員肯定,通過審議分別指定為第99處及第100處國定古蹟。
鄭麗表示,這兩處古蹟見證大臺北地區近300年的開發史,其建材、建築工藝、建築配置
,以及百年來累積發展的寺廟文化、民俗活動,堪稱台灣寺廟文化資產的典範。
鄭麗君也說,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指定為國定古蹟後,除了最高可補助95%的修復
經費外,未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也會盡力協助這兩處進行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管理維護
,並結合文資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的防災預警、科學保存修復技術,適時提供必
要協助。
[彰化扇形車庫、台中州廳等案預計明年中前審議]
文化部也透露,台北公會堂(台北市中山堂)也已於日前通過審議,近期就會公告指定為
國定古蹟;台北市欽差行臺及高雄市旗後礮臺、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則已安排在11月30
日進行審議。
預估到明年中前,還會有10餘處申請指定為國定古蹟的案件將送審議會審議,其中包含推
動保存多年、極具代表性的彰化扇形車庫,以及台中州廳、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及畢律斯
鐘樓等古蹟,只要具國定古蹟價值,都有機會提升為國定古蹟。
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