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USD5566 (美金五千五百六十六)》之銘言:
: 『造勢』真的是很神秘的文化誒
: 『投票』理論上是一個人的決定,自己決定要投或不要就好了
: 為什麼『造勢』能影響大家投票的意願?
: 投到勝選者跟投到敗選者,對於投票者本身,有什麼差別嗎?自己都是千萬人之一罷了
: 為什麼台灣人低能到還要看誰的造勢場子大來決定投誰呢?
: 為什麼台灣人白癡到看到誰的造勢場子熱就會改變心意轉投他人呢?
: 台灣人是不是其實輸不起?也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才需要靠造勢來決定投誰?
: 這些垃圾場子多半也對論述政策無幫助,只是在抹黑或唱卡啦OK,完全是資源浪費不是
嗎
: 要論述政策,透過網路公開懶人包、影片,應該可以講得更清楚
: 要炒熱氣氛,去辦虧雞福來爹,應該能請到更會唱的歌手
: 為什麼台灣人可悲到著迷於品質這麼低落的造勢場,還為之決定投票策略呢?有無卦
小弟嘗試回憶一下以前洪永泰教授在應用統計學中跟我們說的內容
來解釋為什麼各黨都會花錢辦造勢晚會
我這兒只談造勢晚會的功效
至於我們該不該以造勢晚會動員群眾獲得勝利
這是另一個層次的政治思想問題
在此不討論
造勢晚會的出現基本上是基於一個政治心理學以及選舉實證研究的結論
就是:選民不希望浪費自己手中的選票
因此傾向把票投給當選機率較高的候選人
因為絕大多數選民本來就不是像閣下一樣超級理性
完全以政見與候選人的經歷能力品行來決定把票投給誰
所以這時候各政黨就會努力用各種非完全理性的方式跟選民說:
「我們黨的候選人最有機會當選,
所以把票投給我們最能發揮你手上選票的效益。」
這種心理訴求對所有選民都有效
對沒有政黨傾向的選民來說
成功盛大的造勢晚會畫面可以造成西瓜效應
讓他在投票日當天把票投給他認為是最多人支持的候選人
而對政黨鐵票族群來說
盛大的造勢晚會也能讓自己的支持者有強烈動機出來投票
如果選前之夜辦的離離落落
那隔天支持者想到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聲勢這麼差絕不會當選
我就不用浪費時間去投票所投他一票了
所有支持者都這樣想的結果就是這個候選人真的落選了
造勢大會在所有民主國家的選舉中都很重要
因為民主國家的主權擁有者本來就是一大群笨蛋
為了討好這一大群笨蛋
各聰慧奸巧的政黨當然會設計出各種花招來獲得頭家們的支持啦
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