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也就是湄公河上遊﹐年徑流量大約是700億立方米。地處三江並流區域。
所謂三江並流﹐就是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對應的分別是長江上遊﹐湄公河上遊
薩爾溫江上遊﹐湄公河流經中老泰柬﹐最後在越南胡志明市出海。薩爾溫江就是
緬甸第一大河流。這個是背景。三江並流屬於世界自然遺產﹐是從青藏高原轉入
中國地理第二梯級﹐可能是全球水電最集中的區域﹐不考慮生態非常適合梯級開發
同時生態多樣性豐富﹐但地質構造脆弱。所以這一地區的水電開發一直都存在很大
的爭議。其中金沙江流域的開發更厲害﹐有20個水電站﹐長江在四川境內的岷江和
雅礱江也有很多水電開發。爭議非常大。破壞生態環境。開發程度要比瀾滄江厲害
多了。但擋不住水電集團利益作祟。因為水電等於印鈔機。前期投入巨大﹐但後期
維護成本很低﹐而且因為是國家保障﹐所以一直都是優質資產。民間和科學界的
反對聲音也比較大。不過利益當前﹐包括地方政府﹐都有很強烈的開發意願。所以
未來三四十年後﹐炸掉大壩的情況比較多。但不是現在。
瀾滄江的開發條件其實最好。地質結構最穩定。瀾滄江佔了整個河流水電資源的大半
中下遊﹐老撾佔了51%﹐柬埔寨大約35%﹖剩下的是泰國越南。所以除了中國﹐這三國
也規劃了很多大型水電項目。其中老撾最多。中國的工程能力最好﹐所以梯級開發
最多﹐修建的大壩也高﹐庫容量跟這篇報道的差不多﹐大約是400多億立方米﹐年
放水量大約是200多億。實際攔截在220億立方米。佔了上遊年流量的34%。大壩
通常是在雨季前放低庫容﹐然後雨季快結束開始蓄水。所以實際上有些反季節操作
跟一般人的認知不同。包括三峽大壩目前也存在非常大的爭議。因為三峽大壩也是
雨季放水﹐旱季蓄容﹐導致鄱陽湖每年冬天都因為湖水外泄長江而幹涸。報道中的
雨季降水量沒有參考價值。因為雨季沒有大壩敢蓄水。客觀上在旱季﹐的確會因為
大壩而導致幹旱加劇。
然後說到湄公河的合作問題。中國對瀾滄江的梯級開發有2重意義。一則是解決國
內電力不足問題。雲南的水電都是輸送到珠三角。雲南本身工業不發達﹐沒有那麼
多需求﹐甚至因為輸電設備不足﹐導致水電過多無法輸送出去。轉而賣給越南的
情況。第二則是控制上遊水資源﹐為圖謀東南亞的戰略服務。這個也是客觀事實。
水資源在未來會逐漸成為稀缺資源。各國如果不掌控這一戰略資源﹐那日後東南亞
各國自己開發水電﹐則上遊會處於被動局面。中國出境的大河眾多﹐而且雲南也
每年幹旱缺水(這個跟一般人印象不同﹐雲南高山眾多﹐地質條件留不住水﹐
所以每年雲南都會有大旱)﹐所以不保持強勢地位﹐那其他河流比如紅河(通越南)
雅魯藏布江(印度)、怒江(緬甸)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至於中下遊湄公河流域。以老撾的開發最多﹐規劃的也最多。但限於技術不足﹐
一般很少有大型水壩。目前最大的沙耶武裡大壩﹐去年剛剛竣工使用。蓄水量
5億立方米。老撾效仿中國﹐也規劃並修建了很多大壩。我記得是16座。19年
大約正式竣工的還有4座。所以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確也需要新的開發協議來
平衡各國利益。需要提一下﹐沙耶武裡大壩每年能創造的純收益﹐歸屬於老撾的
部分是1.4億美金左右。大部分發電量是出口到泰國了。還是非常可觀。
未來隨著全球暖化﹐降雨帶北移﹐諸如雲南、廣西、廣東東南亞一帶會經常遇上
大旱。原本這些區域都屬於溫暖多雨的熱帶雨林/季風氣候。但今年上述地區都
遭遇了大旱﹐所以水資源爭奪會一直持續下去。
※ 引述《ECZEMA (ID 亂取的啦!)》之銘言:
: 今天,路透社和紐約時報都刊出最新研究
: 首次有科學證據證明中國截取過多水資源
: 導致下游乾旱。
: https://tinyurl.com/spgm4he
: https://tinyurl.com/r6a3opv
: 儘管中國宣稱,湄公河上游降雨融雪不足
: 才致下游的寮緬泰柬越等 6千萬人賴以維
: 生的湄公河乾旱。去年湄公河下游水位是
: 50 年來最低。可是今天水資源調查公司
: Eyes on Earth 最新的報告顯示,中國又
: 說謊。
: 經過衛星探照雲南省,在 5-10 月的雨季
: 中國境內的上游水量其實高於往年平均,
: "上游降雨不足"並不是事實。中國在上
: 游放了 11 個壩體,其儲備水量一直不對
: 外公開。Eyes on Earth 經過衛星遙測的
: 微波探查壩體土壤水份,以及從 1992 年
: 開始的歷史資料分析,去年上游被截斷約
: 470 億立方公尺,遠超過當地所需 (供應
: 雙北的翡翠水庫滿水位約 3 億立方公尺)
: 這使得去年下游國家發生嚴重的旱災致
: 農漁產大受損失,而這些國家是國際主要
: 產米國,連帶影響今年大米價格已達七年
: 新高與全球可能到來的糧荒。
: 在中泰網友口水戰的同時,中國也持續沒
: 收泰國的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