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q224222 (風æµåŠ)
2013-06-02 10:42:22經過慘烈的淞滬會戰之後,南京不可能守的住,所以李宗仁、白崇禧、德顧問法肯豪森都
不主張守南京,李宗仁甚至主張宣布南京為不設防城市,按國際公法不能再動武,可免日
本藉口燒殺平民。
不過政治上來講,南京是首都終不能不戰而棄,因此大本營作戰組長劉斐建議:以少數部隊
作象徵性防守,然後主動而有序(不要又像蔣在淞滬會戰搞的那樣)的撤退。但蔣介石既不
聽李宗仁等人的主張,也不納劉斐的建議,就是要死守..所以當唐生智慷慨陳詞,願與南
京共存亡,正中蔣意,立刻派唐死守首都
不過呢,不到兩天蔣就宣布遷都重慶,但他過了十四天有開會決定稱將親率雲南部隊來解
南京之圍,然而又過了七天即十二月十一日,當日本大舉攻城時,蔣介石在江西(對,他十
二月七日日軍開始攻擊南京外圍時,就跑到江西去了,ps:不是說要親自率軍來解圍嗎)突
發電報給唐生智:如情況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可見蔣又不要死守了
害得原無撤退計畫的唐,在十二月十二日日軍攻破全城時只開了20分鐘的撤退會議,就決
定分路突圍,以至於造成當晚有李宗仁所言的我軍自相殘殺的情況,自相殘殺之後日寇隔
天就進城南京大屠殺了,蔣介石這極端親日派的以德抱怨為免太慷三十萬軍民之慨了..
結論:蔣公要和要戰,反覆不定,一方面要死守一方面又抱德國調停的希望,以致重演淞滬
會戰的倉皇撤退,另再加上我方戰略戰術亦不當所造成的南京軍民的無謂犧牲,蔣要負全
責,至少也要負絕大多數之責。因此和我結論完全相反的EvoLancer版友的全推給唐生智之
言,我非常不贊同
題外話,從淞滬會戰到守南京城此戰,再度應證蔣介石軍事指揮能力的嚴重缺失
蔣介石本來就沒有希望真的能死守 他是希望守個兩星期
但戰局惡化超乎想像就是了 另外 老蔣12月11日中午發電
說可以撤退 照理也應該要馬上召集參謀制定撤退路線 順利
的話12日凌晨就可以行動 但他老兄認為可以守到14日至15
日 至少在11日晚上還在做白日夢 直到12日上午雨花台失守
他才知道事情大條了 這時才開始制定撤退計畫 到17時才正
式下達撤退命令 如果不是國軍阿兵哥真的很英勇 很多部隊
(比如粵系部隊)根本沒辦法撤退 就因為他做白日夢害國軍8萬人差點慘遭滅頂之災 直接這責任不是唐生智誰要負責
蔣介石最大的問題 當然就是用了唐生智這種人當官長 害的
國軍差點全軍覆沒 至於南京大屠殺部分 我一直認為以當時日軍得狀況 幾乎是必然的
後來唐生智的回憶錄有寫道說是蔣介石逼他去守 如果他不
由蔣自己去 但根據劉斐以及李宗仁等人回憶錄 這部分是唐
自己爭取的 李宗仁回憶錄也說唐生智借此舉掌握兵權 所謂人亡城亡只是張空頭支票而已
至於蔣介石擅長的是大戰略以及政治手段 戰術指揮確實非
他所長 比較大的問題是 他很喜歡越過戰區司令甚至集團軍
部對軍或師進行越級指揮 不少黃埔子弟包括非嫡系的將領事多所抱怨 所以李宗仁才說 有甚麼事 就直接吩咐我
然後蔣說:對於德鄰我是信得過低..................
作者:
goetze (異教神)
2013-06-02 11:15:00我還是覺得~屠城的責任要戰敗者負責,是很"偉大"的發明
把過去南京大屠殺主要責任丟給老蔣 在過去政治對立中老共很喜歡用這種講法
作者:
welly0923 ( N NN N)
2013-06-02 11:21:00不過我還是懷疑這議題怎麼開始的@@
作者:
goetze (異教神)
2013-06-02 11:26:00要說南京保衛戰失敗是老蔣的責任那還沒話說
作者:
goetze (異教神)
2013-06-02 11:27:00打都打輸了,你日本人要屠城還要敗者一起負責?那真怪異戰敗跟屠城是兩碼子事,各有各的帳
我也是這麼認為 但過去老共以及現在的皇民把南京大屠殺的責任丟給老蔣老蔣自己說過:南京不能守 然不能不守 他也很清楚這狀況
1947年解放軍丟掉延安時 有一段時間在政治與軍事陷入極大的混亂 因此首都就不能跟其他城市放在同一天秤上
如果南京真的設不設防 那種造成更大混亂以及風險 讓老蔣
因此我不認為守南京有太大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老蔣啟用唐生智守南京
而唐生智在收到可撤退電文後 他老兄不是馬上做撤退計畫
而是還在做白日夢 要知道戰場時間一分一秒都很珍貴因為他的拖延 差點使國軍慘遭滅頂 這筆帳要跟誰算阿
還有不設防城市 當時中日並未交戰 日本為了不讓美國認為
中日進入正式戰爭 很多行為根本就不遵守國際慣例 只是這種自以為聰明的行徑 反為日本自己招來苦果
而後來根據淞滬與南京的慘痛教訓 陳誠在指揮武漢會戰撤退時 就好太多了
給桂系的人講蔣介石能有什麼好話要比對長三角戰區的瞭解,一輩子在華中打混的桂系沒准
還沒有唐生智的多另外貫串淞滬京戰役的一向就是政治考量,象徵性防守或宣布不設防那是『理論上』比較好的選擇但政治上是自殺
此前60萬大軍在淞滬絞殺擺出的姿態若南京不守一下整組就打水漂了,非常現實就是這樣
如果要談久戰疲憊問題那也是一樣88 87師這兩個師別說到南京,在上海都已經線上整補了幾次,打到全線撤退時根本當初投入的人力都損失光了軍事理性上來講遠遠不用打到這程度就該撤下整補,稅警總
團就撤了,但這兩個師就是不能撤,為什麼?大家心照了總之就是四個字:『為政略殉』,整個淞滬京戰役我覺得最貼切就這個斷語
黃維而不是胡璉去掌徐蚌時12兵團司令那又是誰的毛呢?就是白崇禧
後世來講是反覆不定的事情,到當下局面來講就是『無奈』前面E兄說光頭很愛插手一線指揮,可看看邱清泉跟胡璉那鬧法,那時後的國軍不是老校長拍桌子能辦成事?
事實上,從九一八到長城戰役本來中日間就是和和戰戰的說37年全面抗戰開始那是後世的整理,當下可不見得說光頭迷信國際調停,那問題是對中國言這也比全面打下去來的有利一點
因為採納劉斐的建議也等同於直接放棄南京 老蔣要的政治
隨便派兩三萬人守 意思是說國府連自己最重要的首都與城市都不重視 何以領導抗戰
順帶一提 要填滿南京城防 至少要25萬人以上 只用滿編不
到15萬人的部隊守南京 除了找不到部隊守外 蔣介石也知道不能再把二三十萬的部隊真的填下去
還有以架空歷史角度 真的放棄南京或用兩三萬人守 延安那夥人鐵定會說 隨意放棄南京 造成抗戰困難 老蔣要付最大責任 而假如他真的放棄南京或用兩三萬人守 也沒錯
挹江門前的混亂 下關碼頭前搶船時自己人在自相殘殺這些都是唐生智應該去負責的 結果他只管自己逃命
這種部隊長官任意脫離自己部隊的作法在國軍中並不是個案
共軍一貫愛嘲笑這種事,但事實上只是沒打到絕望關頭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共軍被掌握共軍作戰規律的美軍打到全線大潰退,也發生了部隊長官普遍脫離自己部隊的窘態
對外則以『對部隊失去控制』云云美化過去XD說到底,整個中國軍隊在美蘇的勢力尚未滲透之前,組織都相對原始
作者:
ibise (清了清喉嚨 他繼續唱著)
2013-06-02 17:44:00唐生智自己無預警落跑,關蔣光頭什麼事? 反正想牽拖的就是會牽拖,只是為了鬥臭蔣光頭而已,蔣光頭都一個死人了,還對他這
作者:
ibise (清了清喉嚨 他繼續唱著)
2013-06-02 17:45:00麼害怕,硬要批鬥他,也太膽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