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省籍間的差異在1990年以後,已經是一個被解決得差不多的問題了。但是一直
到現在,還是有許多人愛拿「印象」、「記憶」來在這邊糾纏不清。但是有多少人真
的經歷過以前那段歷史?有幾個真的去想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這裡我準備寫一系列文章來解釋一下「省籍」這個問題的效應到底是什麼,幫忙
那些成天愛戰政治、卻又只能被政治人物操縱的議題帶著走的人,還能夠有些基本的
瞭解。我知道我的文章常常又臭又長,因此我一天儘可能只講一個簡單的概念。
作為開始,我先講一個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絕對比例和相對比例。這是在炒作
省籍問題的人最刻意去混淆的基本概念,他會讓你對台灣社會的基本圖像產生嚴重的
誤解。
事實是這樣的:所謂的「外省人」只佔台灣總人口13%~15%,換言之,其實不管
在哪個部門,無論是勞工、資本家,甚至是軍公教人員,事實都是本省人佔有優勢的
比例,很多時候都是絕對優勢。
是的,即使是在軍公教人員,也都是本省人佔了多數,我後面會再進一步解釋這情
況。現在只要簡單地說,造成這個趨勢的因素從1960年~1970年就開始了,基本上國
民黨政權來台灣十餘年之後,就面對到問題,造成的結果是大量本省人開始進入軍公
教體系,導致到了1970年代末期時,軍公教人員已經是本省人佔多數的情況了。
http://www.ios.sinica.edu.tw/fellow/chinfenchang/
這是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張晉芬的著作網頁。我們今天看的是她的其中一篇文章:范
雲、張晉芬,2010,〈再探台灣高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79期,頁259-90。選這篇文章來談的理由,是網路上可以下載到、同時在我這裡主
題上該文有圖表可以解釋。
我們看到279頁(該文件檔21/32的部分),這份圖表顯示的,是1999年台灣成年人
(20到70歲)的父親,任職在軍公教人員的比例。再次強調,這是受訪者父親的資料
,換言之這反映的至少是再20年以前的軍公教人員省籍比例。方便懶得開網頁下載文
件的人,這裡簡單說一下圖表的數字:外省族群佔36%、客家人佔11%、閩南人佔了
53%。
因此,從整體的角度來批評軍公教時,你其實在談的是本省人已經長期佔據絕對多
數的一個部門。至於為什麼出現這樣的狀況,我後面會再進一步加以說明。這裡我接
下來要提的,是所謂的「相對比例」問題。
由於台灣本省人口佔絕對多數,同時國民黨很早就沒有一個類似種族隔離的族群政
策,因此即使是20年前的政治轉型前後,要拿族群議題炒作的政治人物,其實是沒辦
法真的找到國外種族歧視那類的資料,來加以爆料處理的(其實1987~1990年間他們
真的是這麼幹了,但是這背後的邏輯問題我下一篇會解釋)。理想上的「歧視」問題
,像是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是建立在明確區隔出黑人、白人的前提下進行的,這卻
不存在於國民黨的統治手段上。
因此合理的、可行的作法是採用相對比例的策略。但這裡包含兩種不同的解釋方式
:有可以辯論空間的,以及基本上是胡扯的。我來解釋一下這兩者的差別。
第一種提問的方式基於「勝算比」的概念。簡單地說,如果外省人比本省人在進入
特定部門間,存在族群上的差異,那麼就可以進一步討論的。事實上這是普遍存在的
情況。大家最喜歡吵的就是,比起本省人來,外省人有更高的機率進入軍公教部門。
很多人就在這裡開始大做文章了,特別是去塑造出外省人是特權階級的那群人。關於
勝算比的問題我後面會繼續討論,這裡只想提醒一下銅板是有兩面的:那本省人是在
哪些部門比較有優勢?答案很可能是讓那些人大失所望的。如果你看許嘉猷在1987年
所做的研究,你就會發現那個被刻意不提的另一面:其實外省人也比本省人更容易成
為勞工階級,本省人在成為資本家和「小資產階級」上遠比外省人更具優勢。
接下來我講另外一種談相對比例、但是我必須說這是幾乎等於胡扯的方式;就是把
人口比例直接套用到要針對的部門上。這個說法背後隱含的邏輯是,如果外省人只佔
台灣總人口15%,那一個部門裡外省人佔了超過這個比例的人數,就是有問題的、就
代表有不某種「特權」的情況發生。
為什麼這個解釋有問題?因為這種說法說法其實將整個社會各部門,看成是用抽籤
的隨機過程,但是社會過程從來都不是這樣的一回事。社會有許多篩選的過程和機制
,而「特權」意味著突破這個正常機制的作法。第二種說法其實也就意味著對社會完
全誤解的想像。
明天的第二部分,我將談之前提過的「男女合校問題」,並用它來處理炒作省籍議
題的人常刻意混淆的邏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