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位版友提到
安倍的經濟政策是手段,目的是為了修憲等云云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認為,對於日本而言,內政和經濟的問題更加緊迫而重要
所謂的修憲,更大程度是為了凝聚民意,造成國會的安定多數
這從安倍的勝選後演說,91%的時間在講經濟,只有9%時間再講外交、安保,
就可以看的出來。
我們作為亞洲的鄰國,當然更關心日本的外交和國防政策,會過度的放大和解讀問題
但如果你也懂日文,多去看NHK和日本國內的報紙,就會發現其實比例不是這樣
安倍2006年第一次當日本首相,他最先正式訪問哪一國?答案正是中國。
所以,你要說安倍不清楚中日關係的重要性?很難講得通
再者,安倍選後很明顯放緩語氣,說憲法改正宜緩進,等待全國民眾凝聚共識云云,
很明顯有意要放緩節奏。
最後,面對記者再三詢問,安倍首相今年是否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
安倍先是強調去靖國神社,只是為了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別無他意,
又拒絕正面回答是否參拜?而是以『這是外交問題,要慎重』來含混帶過
凡此種種,都說明安倍首相,並非是盲目躁進的莽夫,而是有步驟有計畫的政治家
當安倍首相要選舉的時候,當然要聳動一些,才能宣傳出效果,拉攏選票,
南韓大統領李明博,也是跑去獨島作秀,不是嗎?
現在選完了,安倍的自民黨公明黨聯合政權擁有了安定多數,
終結『扭曲國會』,建立正常國會,它可以操作的空間,和運用的彈性就大了很多
安倍政府前幾天也有放出消息,說尖閣諸島問題,或可用『各自表述』的方式來處理
老實講,所謂釣魚台群島,自始至終也都是日本在控制(1972~)
關鍵在於東海油田與資源的開採問題,這方面卻是有談判的空間
事情未必是不能轉圜的死路
政治家的談話,總是有許多玄機的
而安倍晉三首相,至少對台灣不錯,馬英九政府所宣傳的政績『台日漁業協議』
就是安倍首相親自下令簽署的,安倍還刻意施壓有關單位,儘早與台灣達成協議。
我認為,安倍首相的施政重點,絕對是安倍經濟學、安倍三支箭,
至於外交問題,演戲、作秀的成分居多,而且之前主要是為了選舉,
日本的財政、經濟都瀕臨崩盤,安倍對此著力最深,也不可能半途而廢
有些人以為中國、日本立刻就會打起來的,恐怕要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