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在「仲丘之役」慘敗
【聯合報╱社論】
2013.07.24 02:32 am
陸軍下士洪仲丘案延燒逾兩周,國防部成為過街老鼠,至今仍無法止血。儘管道歉層級愈
來愈高,懲處與收押名單愈來愈長,卻絲毫得不到肯定。這場「洪仲丘之戰」,國軍一敗
塗地,外部形象、內部士氣雙輸。
從兵法的角度看,國軍之所以慘敗,在於平日內部管理、節制機制層層鬆脫,面對危機又
嚴重誤判局勢,戎機一失再失,終使局面不可收拾。就內在因素而言,此次國軍暴露的弊
病有三:一是管教心態失當,二是士官階層素質欠佳,三是危機處理能力奇差。
先談管教心態的扭曲。軍隊為因應戰爭,自必須強調服從、紀律、威權,並從平日訓練中
培養這些精神。但威權管理只是求勝的手段,軍隊存在的根本意義,是要官兵身處沙場時
能執行可能犧牲性命的任務,這就需要仰賴更高層次的信念──如愛國心、榮譽感及袍澤
之情來驅動。換言之,管理部隊必須恩威並施、以身作則,使紀律奠基於義氣之上,才能
建立成員間生死與共的情懷。但從洪仲丘事件看來,國軍仍然充斥「嚴而無恩」、不懂領
導三昧的幹部。
再談士官階層素質的參差。士官的角色,主要是承上執行軍官命令、對下領導士兵作戰;
相較輪調頻繁的軍官,久任士官往往才是基層骨幹。問題在,優秀士官可讓部隊順暢運作
,不良士官卻易成為欺下瞞上的地頭蛇。從洪仲丘案看來,違法關他禁閉、將他操練至死
的,都是士官層級,尤其連遭不斷爆料涉及行為不檢及呼風喚雨的范佐憲上士,不僅流於
濫權自恣,品格亦有嚴重問題,而上級軍官識人不明亦難辭其咎。
國軍士官階層的核心是士校畢業的「常備士官」,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士校卻淪為國中
「放牛班」的最後去處。結果,不僅士官素質甚不理想,更易與「升學勝利組」的高學歷
義務役士兵潛藏衝突。近年國軍雖將士校學制提升到二專,又從志願役士兵中擇優拔擢,
有助改善新進士官素質;但十年之病,終究不是「三年之艾」所能根除。面對即將到來的
精進案,國防部更須謹慎對幹部汰弱留強,切忌淪為徒剩糟粕的局面。
最後,談軍方的危機處理能力。一開始,國防部即遲鈍泄沓,誤判案件的嚴重性,僅循例
將「指揮鍊」相關人員行政處分;但隨著民怨沸騰,又將記過範圍擴張到軍團指揮官與陸
軍司令,甚至宣布取消禁閉制度,以為如此「大動作」就能應付了事。這些舉措,顯示軍
方全然不能體會洪家及社會所關心的主要是洪仲丘的死因真相;將根本不認識洪員的高階
將領納入記過申誡,乃至連家屬都批評為「因噎廢食」的取消禁閉,皆坐實外界認為軍方
「毫無誠意檢討」、「只重表面功夫」的印象。因貽誤了先機,導致後來連串補救偵辦都
只能被輿論牽著鼻子走,再也抓不回發言權。
在軍檢偵辦重案經驗不足及社會普遍的不信任下,引進「一般」檢調,可謂拯救調查的唯
一法門。誠然,現役軍人觸犯軍法,仍須由軍法體系處理;但本案同時涉及普通刑法的滅
證罪,因此軍民檢方共組「專案小組」聯合偵查後各自起訴,不失為一可行之「巧門」。
未料,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在遊行現場作出允諾,且代表國防部簽名為憑,引發現場一片
叫好;不料,卻隨即被憂心「違法」的馬總統否決。
事實上,洪案的湮滅證據部分如今依法由桃檢偵辦,而桃檢與軍檢在調查上必須互通有無
,如此一來,「聯合偵辦」的事實其實某種程度已存在。遺憾的是,當局不知利用契機扭
轉形象,反在猶疑瞻顧之間製造更多民怨,讓「朝令夕改」的國防部與「打下屬耳光」的
總統形象皆受損。
總之,一連串的疏失與錯誤,已讓洪案成為沖垮國軍形象的超級土石流;原本就極困難的
募兵作業,勢必更雪上加霜。但對國防部而言,這也是一次徹底自我揭弊、自我反省的大
演習;若能藉此整頓革新、掃除敗類,洪仲丘的犧牲才可謂「死有重於泰山」。
【2013/07/24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國軍在「仲丘之役」慘敗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048240.shtml#ixzz2Zz59WOlF
Power By udn.com
================================
我覺得會認為國軍輸的人
基本上國防部已經心戰成功了......
maybe是我的錯覺 zz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