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過去是媒體寵兒,當了總統後,反馬反而成了新聞界的顯學,
這巨大的轉變,我想馬本人必是如人飲水。
不過,我也不覺得怪媒體是有意義的,因為媒體監督執政者,天經地義,
統媒都出來批馬,倒還反應了統媒與毒媒格調之不同,至少毒媒除了介入綠營內鬥外,
本身對於執政時的綠營是幾乎不批判的。
扁能得媒體,是因為透過行政院的採購政策收買,
媒體拿人手短,自然不敢罵得太難聽,你看看當時入聯公投時怎麼買廣告,
講難聽一點,收買媒體,花不了什麼錢,隨便一個中小型公共工程預算就超過了,
為與不為而已,馬不屑為之,遭媒體修理,那也是他的選擇,
我不認為這一定對或是一定不對,但掌有資源卻仍有其原則的總統,
某程度上仍有其值得尊敬之處。
再來,雖然媒體這幾天一面倒批馬,但現在風向其實有點變了,
本人有每天大略閱讀四大報手機版電子報的習慣,
首先是蘋果日報的頭條,雖然該文表面上是爆料政爭之過程,
但其實就內容看,我反到認為是還了馬一個公道,
頭條內容低調地定調馬出手是因為"王金平關說一事重踩馬英九信仰紅線",
其實就看得出來,氛圍已經不太相同了。
再加上蘋論強硬批判民進黨對於柯建銘的態度消極,尖酸刻薄、幸災樂禍,
王金平只是因為成了馬的敵人,於是敵人的敵人就變朋友的嘴臉,
猶如毛澤東之敵我邏輯,批判如此之重,也難怪留言的吱吱再度集體總崩潰。
再來是中時,"社論:假如王金平是國民黨施政最後一塊石頭",
內容就不多闡述,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去買報紙或上網站看,
簡而言之,就是中時定調此非政爭,而是公益之爭,
且再一次地批判朝野協商密室政治之惡,甚至痛批正因有此陋習,
才會有"司法關說也無所謂"如此荒謬的麻木論述。
另外其標題,王金平是"國民黨"的石頭,而非王金平是"馬英九"的石頭,
事實上就已經證明馬英九的路線正確,對國民黨是加分的,
至於短評-捍衛司法的代價,則是在論述馬英九此舉後續可能在立院造成的政治效應,
亦即,鍘王本身的正當性早已是毋庸置疑了。
最後是聯合的冷眼集,我是覺得是篇廢文,竟然在討論鍘王之後黨內的權力消長,
大概真的沒什麼好寫的了,因為基本上該說的,前兩天的社論都寫了,
基本上聯合的立場一直都是贊成馬開鍘的。
至於自由就沒什麼好討論的,自由廣場基本上就是當笑話來看就好,
看看最近吱吱們流行什麼論述模式,
而該報的社論,馬英九發動整肅的「不可說」,
也是重彈馬非過服貿不可、賣台心切的老調,也不太有分析的價值。
馬總統比起馬市長,確實是媒體弱勢,
但要真說極端弱勢倒也言過其實,中道理性之聲還是社會主流,
只是往往聲音比較小一些,從蘋果開始轉向,多少也能嗅到其間的氛圍,
所以你也不必如此悲觀,比起洪案媒體失去理性地一面倒地批馬,
王金平這個事件,對馬英九以及國民黨絕對是短空長多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