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不加引號的台灣部長

作者: zuilon2000 (越過地平面_衝鋒陷陣)   2014-02-13 17:31:22
不加引號的台灣部長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0213/cc13taiwan/zh-hant/
紐約時報中文版 2/13 2014 前香港《鳳凰周刊》編委 鄭東陽
在200多名中外記者的注目下,中國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11日下午在南京與台灣陸委會
主委王郁琦舉行了會談。繼巴厘島APEC短暫的寒暄後,張志軍與王郁琦再次會晤並稱呼彼
此官銜,張志軍稱王郁琦為「郁琦主委」,王郁琦也稱張志軍為「張主任」。「名字+職務
」是台灣人常使用的表達方式,而「姓氏+職務」則是中國大陸的慣用說法。
這次會談雖然只進行了兩個小時,但已經是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關係自1949年以來的一
次重大突破,是兩岸官方的首次正式會面。過去二十年,兩岸之間只建立了準官方對話,
退休或者現任兩岸事務官員分別以兩個準官方組織「海協會」與「海基會」負責人身份進
行協商和談判。用大陸官方媒體的說法,這是白手套,展現的是兩岸中國人的「智慧」。
張志軍與王郁琦兩位正部級官員互稱彼此官銜,似乎標誌著馬英九政府有關兩岸法理關係
「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的論述正在被運用——北京對此迄未表態,卻在兩岸實
務上儼然已接受此說。
對中國大陸長期關注台灣的記者來說,在寫報道或者專欄文章時最痛苦莫不過於各種稱謂
。根據官方規範,由於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合法性,新聞媒體在報道台灣新聞時,不能直接
稱呼台灣政府部門,不可以直接稱政府部門負責人的官銜。為此,1992年,中台辦等官方
部門還出台了《關於正確使用涉台宣傳用語的意見》,目前正在適用的版本是2002年11月
修訂版。這個長達25條的規定幾乎包含了對台灣的一切規範的稱呼。在北京的話語體系裡
,涉台報道被認為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
比如,應稱台灣政府為「台灣當局」或「台灣有關方面」,不使用中華民國,更不能使用
中華民國紀年。馬英九的總統府只能叫做馬英九辦公室;台灣政府部會,如交通部,只能
稱為交通主管部門,部長只能稱為負責人。此外,這個意見「建議」媒體對台灣政府部門
的白皮書,可用「小冊子」一類的用語稱之,對台灣法律也只能稱為「台灣地區的有關規
定」。更甚的是,台灣和福建閩南地區共同使用的漢語方言只能稱為閩南語,不能稱為「
台語」,台灣少數民族也不能叫做「原住民」,正式文件中仍稱為「高山族」。
一些市場化媒體為了方便編輯,會在這些名詞前加上引號,以表示引號裡的稱謂是不被承
認的。我曾長期工作過的香港雜誌則尺度會大一些,可以直呼部長,但涉及到台灣中央這
一層級,比如總統、立法院等,則必須加引號。長期適應這樣的工作習慣,讓我在閱讀今
天中國大陸各大官方媒體報道時有些不習慣。陸委會不需要加引號了,也不再被稱為台灣
大陸事務主管部門。王郁琦這次到訪,讓陸委會成為第一個可以被直呼其名的台灣政府部
門(在這之前陸委會被稱為台灣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而王郁琦也是第一個可以稱呼,無
需加引號的台灣部長,但僅限於國台辦與陸委會官員會面的場合——大陸官方媒體稱呼王
郁琦但仍以陸委會負責人稱謂,迴避敏感的主委官銜。這意味著,北京對其他台灣官方部
會仍一律不承認;而且除國台辦,大陸其他部門亦一律不會承認陸委會官員及官員正式職
稱。中共其他部門一律稱其「王先生」。
條條框框不僅僅是在稱謂上。台灣媒體的報道稱,王郁琦此次出訪南京上海,已向陸委會
轉達陸方要求,包括三個不能提:全程不談政治議題,不能提中華民國;不能提人權、民
主、法治和總統(不過王郁琦在周三參觀南京中山陵,表達對孫中山敬意時稱,孫中山先
生創建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已經103年)。此外,拜祭中山陵只能以王郁
琦自己、不能以「代馬英九致祭」的名義祭拜;在南京大學時,由於學生已放寒假,與會
者與提問者將由大陸安排。與上海涉台學者的座談,與會者也由陸方指派。而台灣立法院
也通過了民進黨與台聯黨黨團的提案,對王郁琦提出了要求,不得與中國大陸簽署任何文
件或發表任何形式的共同聲明,也不得接受或呼應「一中框架」、「反台獨」等「危害主
權主張」。如有違反,陸委會諸位須負「政治責任」,且返台後須到立法院項目報告。
可以看出,兩岸官方尤其是北京,對這次被台灣媒體稱為不亞於「汪辜會談」的歷史性會
談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北京公開提出希望兩岸建立國台辦與陸委會的常態性工作機制,為
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鋪路,但又擔心「張王會」可能造成「兩個中國」的誤讀。
在稱謂這方面,台灣官方也曾有類似的規範,比如在各種可查詢的官方文件或者新聞通稿
中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共當局等。不過,上世紀80年代末期台灣開放黨禁報禁至今
,政黨輪替成為常態,教科書都經常因藍綠執政黨的主權立場發生改變,更不可能對如何
稱呼對岸等問題進行規範。而隨着民主化的深入,主權立場完全相悖的媒體對中國大陸的
稱呼也不盡相同。比如親綠營的媒體會稱對岸為中國,親藍的媒體則稱為中國大陸或者大
陸,至於大陸政府部門和官員職務,早就可以直呼本名。馬英九在2012年曾強調,應該稱
呼對岸為「大陸」或者「中國大陸」,內地、中國這兩個說法是不正確的,但也僅僅只是
適用於官方場合,對民間組織與媒體如何稱呼,無特別要求。
稱謂的背後其實是對彼此主權、治權的定位問題。台灣在1991年宣布「動員戡亂」時期終
止後,時任陸委會副主委的馬英九,作了一個題為《終止動員戡亂後對中共及兩岸關係之
定位》的報告,根據這份報告,中華民國之主權及於大陸全境的立場不改變,但仍然堅持
「現階段我政府與中共政府不作政治性、實質性接觸」。比較重大的調整則是放棄以「戡
亂」方式統一中國,與此相對應的是不再視中共為當然的「叛亂團體」,同時將中共定位
為「實際控制大陸地區之敵對政權」。而早在1988年,國民黨十三大時,執政黨國民黨的
大陸政策已經開始強調必須將「中共與中國分別界限,大陸同胞與中共政權分別對待」。
而近年來,馬英九提出的「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只不過是國民黨執政期間的台
灣官方一貫態度的總結而已。
1991年,馬英九作上述報告時,曾引發台灣媒體討論有關中共的定位和稱謂問題,最後媒
體和知識分子基本達成了一致——所有名稱均應隨事實自由變換,窮究中共定位問題,不
過是自縛手腳。比如,馬英九母校台灣大學法律學者傅昆成就批評這份報告,「兩個政治
實體之間,只要決定要不要往來即可,何須一定先定位?」
類似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案例在世界其他地方似乎很難找到,朝鮮半島的南北韓,雖然還保
留着統一部,但彼此之間的稱謂也沒有如此複雜。在一些內戰國家,會稱反政府叛軍部隊
為「交戰團體」或者「反對派」,來滿足其必須與反政府武裝打交道、維護其控制區內本
國利益的需要。因此類似於「當局」、「交戰團體」,一般只是第三國才運用的法律術語
,用來區分一個國家內的兩個政權,哪個是自己承認的合法政府。但顯然在這個問題上,
北京不僅對被視為內部事務的台灣問題如此,對其他國家的內部紛爭也持類似的態度,比
如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最後一個與利比亞反對派接觸的國家,而這個
舉動已經被外界視為相當大的突破。
不得不承認,站在北京的立場,有條件承認陸委會——台灣官方基於中華民國憲法處理與
「非自由地區」事務關係的政府部門,已經是極大的進步。但一個局部不需要使用引號的
台灣部長也顯示,大陸官方一直希望兩岸儘快進行政治性協商,如今真有機會,反而謹小
慎微。台灣《聯合報》的評論認為,大陸官方對兩岸政治談判雖喊得震天響,但內部對台
灣政治定位卻是「有討論而無結論」,對民主自由更敬而遠之。
也許,相對於定位問題,後者才是核心問題——兩岸交流日益頻繁的現實讓北京認為「統
一」之路變得越來越近,但也讓一個更為真實、可以接觸的台灣展現在大陸青年人面前,
儘管台灣沒想像中那麼好,何況馬英九在大陸網路世界裡擁有眾多粉絲,獲得的好評比他
在台灣高得驚人。
作者: noruas (酪乳)   2014-02-13 17:42:00
真好笑 中國只是演戲 台灣可以加入聯合國? 照樣封殺
作者: noruas (酪乳)   2014-02-13 17:44:00
馬政府拿官銜作文章 自以為突破 實際上跟以前沒兩樣真的突破政治僵局 是在馬習會上 習近平直稱馬總統否則一切都是屁.
作者: peteref (Falcon)   2014-02-13 17:45:00
呵呵呵 全世界媒體同聲稱讚,只有台媒吱吱不知道在酸啥?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4-02-13 17:49:00
傳說中的臺灣入殮
作者: cocopi (小玉子)   2014-02-13 17:49:00
看崩潰秀真舒服
作者: starfury (紅茶與西洋棋)   2014-02-13 17:56:00
除非蔡習會上習稱呼台灣國蔡總統,否則台獨永遠不算成功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2-13 19:18:00
突然想到 那香港記者要如何報導 阿扁辦公室 蔡英文辦公室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2-13 19:19:00
不會跟馬英九辦公室搞混嗎?XD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2-13 19:21:00
另外有沒有人在關注大陸論壇的?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2-13 19:22:00
王預期在中山陵說中華民國103年了 不知道對岸網路的反應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2-13 19:23:00
中共=「實際控制大陸地區之敵對政權」跟民進黨好像也差不多XD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2-13 19:29:00
何況馬英九在大陸網路世界裡擁有眾多粉絲獲得的好評比他在台灣高得驚人---> XDDDDD
作者: noruas (酪乳)   2014-02-13 19:46:00
馬英九跟金正恩一樣 在中國好評很Y高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4-02-13 20:26:00
樓上不知道哪個平行世界出來的,26很討厭棒子,尤其是金胖子,自己去貼吧論壇看看
作者: amazer (旺財)   2014-02-13 20:27:00
大陸現在對臺的一切都是為了充實一中框架,在一中框架下,
作者: amazer (旺財)   2014-02-13 20:28:00
大陸怎麼可能承認ROC呢?
作者: amazer (旺財)   2014-02-13 20:30:00
承認ROC豈不是接受兩個中國,那還要一中框架做什麽?
作者: puec2 ( .__________.)   2014-02-13 21:00:00
世上只有一個中國 就是中華民國 承認中華民國怎麼會是兩個中國呢?
作者: CTgogogo (中華加油)   2014-02-13 21:51:00
我一直以來也是贊同樓上論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