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能去否認的
就是網路的力量確實是有影響
它傳遞快 媒介可以多元(圖片或影片)
對年輕族群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政治社會化是指一個人政治取向和行為模式的後天學習
按照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來看
就Ranney的認為
政治社會化是有發展周期的
1.政治社會化的開始:
2.青春時期的政治社會化:
顧名思義就是青春期,也就是年輕人
其為人格發展中最痛苦和最困難的階段
對性有興趣、與父母關係發生改變的人格關鍵
會造成精神困惑而尋求政治發洩
對於政治烏托邦懷著好感與高度的理想主義
3.成年時期的政治社會化
為成正規教育後踏入社會,工作、婚姻、家庭
會對政治事務更加關切
回歸現實之後的政治偏好也更加強烈
4.老年時期的政治社會化
開始慢慢去政治化
理論看完來試著分析一下
年輕族群負理想性
吸收網路資訊是最平常的事
但過於理想主義 所以反政府反體制對現在不滿是很正常
網路資訊的確會增強這些行為
等到了步入社會一段時間(是一段時間而非剛開始)
現實使然其政治化非理想性
其政治社會化會開始偏壁壘分明的政治認同
外來網路資訊遠不如自身經歷與社會化
也就是可能會成為經濟理性選民
會考慮現實面較多 理想性較少
這是大部分人的情形 不包括有意圖的意見領袖
我是用這樣方式看網路資訊網路族群與前兩次選舉
為何會有程度性的落差
不能說網路沒影響力 ,但隨年齡增長可能會有減弱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