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BRT 乍看之下很容易會用公車專用道的思維去看待. 因為台灣沒有出現過這種東西
我本來也以為就是個公車專用道
但後來仔細想想....其實沒那麼簡單
是它跟單純公車的差異都是很細微的地方. 一般人不容易察覺到
我觀察它跟公車的差異有幾項
1.專用車輛. 專為BRT場站設計. 低底盤. 中央左右側開式大車門
不會像一般公車你可能搭到有高有低各種版本的車體
中央左右側開式大門. 旅客可以一次同時進和出. 不會擠在車門口排隊等待上下車
低底盤. 進出車廂不必跨門檻. 進出容易. 同時也是無障礙設計
2.場站閘門先刷票. 再進場等車
加上前面提到的中央側開大車門設計. 旅客可以很迅速的上下車
這樣就節省了車輛停靠時間. 進而縮短車輛走行的時間
所以它會比公車快
-
當然如果能夠如預計規劃. 加上專門號誌調度那就更威
3.運量大. 班次密集
原本我以為它能作到10分一班就很威了
但台中BRT網頁上的宣稱是5分一班. 尖峰3分一班
先不論它能否替代MRT. 光是以上這幾個差異. 它就勝過傳統公車很多了
剩下的問題就是中港路是否真有這麼大的旅次需求
以及台中人是否願意為了BRT 改變交通習慣
-
-
至於那個誰放話說: 根本就是公車專用道
仔細想想就知道那是外行話~
上述的差異. 絕對會在現實中具體以數據呈現
等著看打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