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auosong (如何一少年,匆匆已白頭)》之銘言:
: 這次桃園消防員死傷慘重。
: 20歲的小夥子英年早逝。
: 新聞跟政治人物都把焦點放在。
: 消防員的身家。
: 消防員的裝備老舊。
: 鐵皮屋違建。
: 但
: 這根本不是重點。
: 老魯的疑問
: 1.是誰叫他們衝火場的?
: 2.有沒有帶隊官?
: 3.鐵皮屋悶燒,台灣不是第一次,消防隊的經驗判斷居然讓弟兄們衝?
: 看過戰爭片就知道,
: 前方是火網,但長官要小兵衝的劇情。
我也覺得這些質疑很重要,
不禁想起前些日子,新竹市消防局長因為氣墊救災不利,而被迫下台。
當時,看遍所有消防專業領域的潑文,幾乎都清一色地指出氣墊的使用是不宜的,
但,一開始帶錯風向的媒體,也未能好好負起澄清教導的責任,
只會利用民粹及死人的話題,去消費專業。
醫界如果覺得專業已被民粹踐踏,那我更深信像消防這種高度專業的領域,
早已被民粹踐踏得更加厲害。
到底,為何當時會有六個人衝進火場?SOP是什麼?是民眾要求的嗎?
賠錢是制度內本來就該做的事,但同時間更讓做的,是否應該是檢討並改進呢?
(看google news一排的新聞,都只在哀悼,沒什麼在挖掘真相的)
最後,看到有人喊著裝備老舊,我很想問,穿什麼裝備,
可以在屋頂整個壓下來再加上悶燒,還能活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