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口述歷史到底是不是歷史

作者: chataulait (牛奶貓)   2016-03-17 02:12:59
: 推 william2001: 對於求真的人來說,本來就是需要交叉比對,才能夠得 03/17 00:42
: → william2001: 出合理性,除了少數很真誠的人以外,多數人講話都會 03/17 00:42
: → william2001: 帶有意識型態或是偏向自已利益的傾向。 03/17 00:42
: → william2001: 所以交叉比對非常地重要。 03/17 00:43
口述歷史的紀錄算是一種史料
和其他史料一樣都是歷史學者可以拿來分析的材料
只不過它的形式是訪談紀錄
至於口述歷史會不會有作假?會不會有個人觀點?
當事人會不會刻意隱瞞某些部分?
會不會因為年代久遠當事人記憶錯誤?
這些確實都是很常見的問題
但是,同樣的,一般的史料也常有一樣的狀況
就算是看起來都是「客觀事實」的政府檔案
也會有這類問題
所以前幾天才會有歷史系的人在八卦板發文
告訴大家為何白色恐怖的檔案在解讀上需要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來進行
在進行史學研究時
無論是否是口述歷史,也都需要經過多方比對
所以,如果把口述歷史的紀錄當成各種史料中的一種的話
其實不需要對它有特別的擔心或質疑
不過,依我看別人的口述歷史研究
我是覺得它在史料方面還是有一些特殊性
對於史料的使用者或是相關研究的閱讀者來說
文字和圖像史料因為都是可以直接複製貼上的東西
所以造假的空間比較小
當然這種造假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啦
例如美國的中國藝術史學界有位中國去的超級大咖
他就曾經刻意在使用某個碑文的照片時
故意把和他論點相反地內容切掉
但是這種狀況也不一定能說是造假,只能說是片面擷取
而且很容易被了解狀況的同行抓出來
(只是這位大咖就是以沒水準聞名,被罵再多也不怕)
口述歷史就不一樣了
一般人看到的是訪談的transcript
而不是直接聽到訪談內容
一些由機構來進行的口述歷史計畫
通常這些機構會保留錄音檔案
或者有些高度矚目的歷史事件,例如二二八、白色恐怖等等
會受到比較多的關注和嚴格的檢視
抄寫transcript 的人如果出錯或作假
也很容易被發現、質疑
但是
真正的口述歷史其實不只這些有新聞性的事件研究
除非是機構發起的口述歷史計畫
通常訪談錄音就是訪談者私人的財產
若是主題並非公眾高度關注者
讀者(和其他研究者)不僅聽不到錄音
也多半不會花力氣去找錄音來聽
那麼一旦有作假或抄寫錯誤的問題,其實很難被發現
舉例來說
美國有個做中國近現代史的教授
他的博士論文裡面有大量的口述歷史材料
主要是訪問1930s-1940s 的中研院研究員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那個年代的中國學者
不只年紀很大了,講話還會有很濃重的各省口音
連我們這種母語是中文的都不見得能全部聽懂
想當然耳,能夠和他們進行訪談的人
中文的聽說能力當然要非常好
問題就在於... 這位美國教授的中文是爛到不行的
(他在博論之後寫的書乾脆直接用英文材料)
所以,他開始教書後,有些華人學生會私下質疑
說不知道當初他的口述歷史是怎麼做的
甚至還有些學生開始從他的博論裡找出各種不合理的地方
可是呢,錄音的資料就是這個教授私人持有
這些學生除非要公開跟教授對幹叫教授把錄音拿出來
否則就是沒辦法證明教授當初的訪談紀錄有問題
後來這位教授就把他的博論出版
然後靠著這本博論順利拿到終身職
作者: u831208 (Abooh)   2016-03-17 02:16:00
謝啟大把彭孟緝的口述當成不可懷疑的歷史?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16-03-17 02:21:00
避著眼睛想都知道屠夫覺得台灣被共匪滲入了就只是一種清鄉的持續而已
作者: geordie (Geordie)   2016-03-17 06:31:00
樓上的怎麼不說他帶來的人有些成了共匪?
作者: chataulait (牛奶貓)   2016-03-17 09:45:00
彭的訪談紀錄逐字稿看下來其實會很火大充滿了推卸責任 -- 都是別人告訴我的,我不知道...
作者: luuva (驢猫)   2016-03-17 14:03:00
3月6號到8號的搞法並不是抓人來殺那種 而是到處亂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