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學名藥和原廠藥療效應該要一樣吧

作者: moondark92 (明星黯月)   2016-08-02 13:15:14
※ 引述《badbadook ( 嗨浪)》之銘言:
: 學名藥和原廠藥療效應該要一樣吧
: 不然他要怎麼 替 代 原 廠 藥 物 使 用 呢 ?
: 藥物使用時間狀況都很危急 鳥炮藥混在裡面是殺人還是救人
: 學名藥 不是好像有提供 療效證明 那為何醫生還是沒信心
: 民眾也覺得差一點呢 是管理制度還是不夠好嗎?
除了注射型急救藥物需有立即的療效之外,
多數的口服藥物即便是原廠的也需要經過胃腸道一段時間的吸收才能進入體內,
很多慢性病藥物更是需要數天到一周甚至更久才能在體內達到一定程度恆定的濃度波動
同一家食品廠同一批貨內不同包裝之間內容物質量可能會存在變異如+-10%,
同食品廠不同批貨物之間也會存在變異,不同食品廠同成分食品更會存在差異
口服藥品做為一種貨物,當然也會有類似上述的變異存在...
除了貨品成分的變異之外,服用同樣藥物的人與人之間胃腸道吸收與轉化藥物的過程
也存在變異,使得進入人體血中的有效藥物濃度發生變異
而藥物的劑型與佐料也可能會改變藥物在胃腸道中釋放與吸收的速度...
那如何評估藥物的品質與療效呢?
1.直接針對藥物做成份分析看是否有足量且低變異的有效成分含量
2.找健康受試者投與藥物然後多次抽血測量血中有效藥物濃度
3.找健康受試者比較投藥前後生理數值(血壓,血糖,血脂...)確認療效
4.做隨機雙盲試驗,找一大堆人來隨機分兩組,一組吃藥一組吃安慰劑然後比較兩組
存活率/復發率/中風...
理論上和原廠藥同成分的學名藥如果不是半衰期太短需靠劑型來緩釋,
只要含量充足療效應該是一樣的
不過,問題可能會出在一開始申請藥證時送驗/臨床試驗使用的藥品確有療效,
但後面送到市場的藥物偷工減料或成分含量不均勻失去可預測性
這部分必須靠政府不定時不定點從市場端抽檢來把關
當然有些藥的療效可以用相對較簡便方式確認,如血壓藥換藥後血壓是否回升,
降血糖血脂藥換藥後抽血出來的血糖血脂是否變高...
話說回來,目前很多原廠藥過了專利期,政府仍給予高於學名藥的健保給付,
就算原廠藥有較穩定的品質,是否就意味著大家都應該繼續使用原廠藥?
總有人會說人命無價,但看看近年多少鐵道事故,
如果全島鐵路全部地下化相信一定可以救回不少人命,只是地下化成本高得嚇人,
可能超過了無價的人命...
健保體系能做的只是讓有限的經濟資源做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利用,
而非給所有人無限最好但不一定符合成本效益的醫療...
作者: badbadook ( 嗨浪)   2016-08-02 15:05:00
那政府有好好管嗎?
作者: a1372213822 (鴨子)   2016-08-03 16:11:00
少部份人大魚大肉,轉變成全部粗茶淡飯並榨乾廚師。沒再多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