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搶先看》中日恢復對話 聯日抗中成幻想
一再延宕的中日韓外長第8次會議,日前終於在東京順利召開,三外長會談後罕見展露笑
容,媒體解讀是中國與日韓關係出現緩和的徵兆。中日韓各有政治和戰略意圖,強顏歡笑
並不足以掩飾深層的分歧。不過,三方都表現了願意管控分歧的意願。
北京著眼於未來及戰略平衡,王毅聲稱「中日已就東海爭端達成共識」、「中日關係如逆
水行舟、不進則退」,隱喻雙邊可能啟動海空緊急聯繫機制,其用心或為避免即將到來的
杭州G20峰會節外生枝。中韓關係正為部署薩德問題僵持之際,王毅仍強調加強合作來因
應朝核危機,考量的也是防範日韓聯手,增添南海問題的變數。
日本首相安倍於外長會議期間派遣親信及外交智囊、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訪問北
京,承諾G20峰會上無意觸及南海議題,這是為了營造G20峰會期間「習安會」的政治氛圍
。南韓朴槿惠總統雖仍堅持部署薩德的立場,但體認到中國解決朝核危機的關鍵角色,中
韓關係惡化並無助於朝鮮半島的安全與穩定,亦願意適當表態。
東北亞的長期和平與穩定,關鍵因素在中日韓的坦誠合作。問題出自三邊的戰略互信不足
,涉及核心的利益爭端問題短期內難以排除,外交政策的靈活手腕與妥協,可以淡化彼此
紛爭,為中日韓峰會鋪路,卻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王毅在東京外長會上展現笑容可掬的一
面,不表示中國棄守既有立場。北京外交部稱王毅是應邀出席外長會議而「赴日」,而非
「訪日」,王毅本人在會議上更提出「正視歷史、面向未來、互利合作」的基調,正是點
出了問題之所在。
2017與2018是中日建交45周年和締結《和平友好條約》40周年,北京希望藉此呼籲日方掌
握機遇,導引雙邊關係重回正軌。不過,安倍的中國政策經常搖擺、心口不一,名為合作
、實則對抗。最近日本利用中韓關係陷入谷底,趁勢拉攏首爾施壓北京。安倍急於今年底
前安排會晤習近平,目的是紓緩8月迄今中國數百艘船隻出現釣島海域的壓力。
王毅早在今年3月一場記者會上就點出安倍的「雙面人」角色,坦言中日關係不容樂觀。
改善之途在於,日方必須調整對歷史問題的看法,明確定位中國是朋友、夥伴或敵人?安
倍若持續其言行不一的中國政策,中日關係不會安寧。
南韓因為接受美國在境內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急速冷卻中韓間的蜜月。朴槿惠總統會晤習
近平的希望幾度落空,李克強7月中旬赴蒙古出席亞歐會議期間會見了安倍,卻刻意婉拒
會晤朴槿惠,顯示北京的強硬態度不曾改變。
這次的中日韓外長會議上,南韓外長尹炳世面對中方要求薩德系統或中韓關係「2選1」的
壓力,僅強調韓方支持杭州的G20峰會,卻刻意迴避中方反薩德的警告。南韓此舉或期望
藉G20峰會緩解與中國的爭端,不過若就近期中國軍方陸續在黃海與渤海舉行軍演來看,
北京的矛頭明顯指向南韓,強調中國在釣魚台、二戰歷史及部署薩德等問題上永遠不會讓
步。
這次東京召開的中日韓外長會議,民進黨的戰略思維會應受到觸動與壓力。首先,中日與
中韓關係面臨困境之際,三方雖仍各持己見、互不信任,但基於維護國家利益,決定採取
對話方式來管控紛歧,必要時可達成妥協與讓步。兩岸關係正陷入冷和僵局,執政的民進
黨除了要求對岸釋出更多善意,亦應研擬推進兩岸關係的實質作法。
其次,中日為釣魚台主權和歷史遺留問題,雙邊高層互動幾乎斷絕。安倍的抗中立場從未
鬆動,但自2014年11月亞太經合會議後,即不斷(至少表面上)對北京傳達對話的意願。
中日戰略互疑問題不容易徹底解決,但對話策略已然緩和雙邊劍拔弩張的態勢。
蔡英文總統迄今對九二共識仍不鬆口,又提不出有助於兩岸和平的妥協方案,兩岸未來從
合作轉為對抗,最終結果不言而喻。從安倍對北京的務實溝通協商看來,台灣若寄望「聯
日抗中」只會是鏡花水月、幻想一場。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0828003706-26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