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JSHD2 (GalaxyExplosionote7)
2016-09-18 10:22:01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7&docid=103845975
台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副理事長黃子榕近日對中評社表示,從現實層面來說;台灣的
現況,幾乎是不可能獨立的。但是卻可能有變相的台獨方式。因為蔡政府執政無視民意、
罔顧人民陸方與美方共同承認一個中國,蔡及黨內各派聲音也不敢貿然推動台獨。她還建
議,未來在推動兩岸交流的時候,年齡可以下移到中學、高校,因為歷史課程是從這時期
開始真正學起的。而大學生、研究生基本上因受媒體渲染,很難客觀的看待問題本身。相
比來說,中學與高校生基於好奇心、新鮮感以及體驗不一樣的學習教育的目的,更願意來
瞭解歷史、瞭解大陸。
黃子榕認為,蔡英文政府就職上任至今天9/13已經117天!從超過70%的支持度到目前
對政府施政作為無感的81.6%,已經打破了歷任台灣領導人的紀錄。另外,從上任至九月
份島內、海外接連發生的事件所引發的民怨沸騰,蔡政府也不為所動!甚至是冷處理、不
回應、丟暫時性紓困政策來安撫。
這樣的響應民眾的方式,是無視民意、罔顧人民。黃子榕說。
對於,綠營執政下的台獨風險問題,黃子榕認為以現況來說是沒有風險的。但是卻可能
有變相的台獨方式。她說,陳水扁執政時期曾搞一個公投入聯,雖然沒有成功,但蔡英文
會不會試?以她多變的人格特質,是有可能的。
黃子榕表示,從現實層面來說;台灣的現況,幾乎是不可能獨立的,有兩個原因!從島
內來說,蔡英文雖以高民意獲得勝選,即使出現了島內史上第一次的完全執政,但勝選後
卻置民眾生計於不顧,無論是政策髮夾彎急轉,整個問政也是荒腔走板,民怨沸騰她也只
丟出一句我們走自己的路,民眾觀感如何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從外部因素來說,黃子榕提到,陸方與美方共同承認一個中國、嚴防台獨,所以蔡英文
及黨內各派聲音也不敢貿然推動台獨或公投入聯。所以這個台獨風險,相對來說是較低的
。
對於維護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是雙向的,並非單向交流就能解決的問題。黃子榕
說,2005年兩岸開啟了破冰,也開始了交流,尤其是在08年馬團隊執政到卸任,兩岸交流
更是到了巔峰,但這中間也出現了些許問題。
黃子榕表示,馬團隊執政時期,兩岸政黨交流多於民間交流,這樣形成類似買辦關係,
造成民眾觀感不佳。一些政策上偏向於特定族群、企業,造成了其他民眾無法參。
黃子榕認為,一直以來;大陸對台單位眾多,台灣受邀(組團方)也多是熟悉的面孔。
這就讓兩岸交流出現了困難。因為台灣受邀方沒有新血的加入,部分受邀方在參訪、學習
、交流後,回台忽略了活動後的擴展和宣導。
黃子榕說,主辦單位組織的活動,是要將正能量傳回台灣。這些正能量現在在台灣算是
少數聲音,那就更應該走入群眾,讓台灣群眾瞭解兩岸統一對兩岸同胞來說是最大的福祉
。
主導落實執行走入群眾,才有希望。黃子榕說,在傳遞正能量的過程當中,要注意不講
專業術語,不講官方用語,要講民眾聽的懂的話。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是我們大家要做的
。
此外,黃子榕還表示,增強台灣民眾的中華民族共同認知很重要。尤其今天是孫中山誕
辰150週年,要藉由這次等機會強調孫中山先生的重要歷史地位。
她說,中山先生是兩岸都尊崇的近代偉人。三民主義是兩岸都悉知的。中山先生曾說:三
民主義就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這三個主義和美國總統林肯所說的民有、民
治、民享三層意思完全相通,這三種主義並行,真正共和的基礎才能穩固,所以要解決民
族問題,同時不能不解決民權問題,要解決民權問題,同時不能不解決民生問題。又說:
真正的全民政治,必先要有民治,然後才能說是民有,真是民享,不能實行民權主義,便
不能說是民治,是民治焉能說是民國?
所謂民治,?是把決定公共事務的大權,切實掌握在人民手里;它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條
件。所以,國父說:民權?民治,並明確詮釋民生主義說:民生是以養民為目的,民生?民
享也,享受生活上幸福的道理,便叫做民生主義。民族?民有也,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二
人所可獨佔,民權?民治也,民生?民享也。天下既為人人所共有,則天下之利權,自當為
天下人所共用。
但將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是陸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黃子榕認
為,台灣的三民主義現在已不復存在。整個社會呈現出偏頗的思維與價值觀,變形的民主
,轉化成新個人主義進而成為民粹。所以並非所有地區都適合西方式民主,要民主首要條
件是自律。
黃子榕還提到,現在島內青年學子在民族認同(國族認同)上,相對是無感甚至是不認
同。李陳20年的去中化、反共教育,讓認同同根同源上是排斥的,怎麼解決?教育改革是
必然的,再來是深化兩岸近代歷史的交流,否則台灣80後青年學子永遠搞不清楚兩岸關係
的變革演化。
黃子榕建議,參與兩岸交流活動的青年,年齡可以下移到中學、高校,因為歷史課程是
從這時期開始真正學起的。而大學生、研究生基本上因接受媒體渲染,多少有些主觀意識
,很難客觀的看待問題本身。相比來說,中學與高校生基於好奇心、新鮮感以及體驗不一
樣的學習教育的目的,更願意來瞭解歷史、瞭解大陸。
針對年輕人的交流,也應該分成初階、中階、高階的學習課程研討,黃子榕說,配套歷
史景點或是大陸學校的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可以增進彼此間的互動與認識當地文化。
此外,兩岸的交流要應涉及各不同領域的群體,尤其是那些沒來過大陸的,不單單只是
針對年輕族群。比方說,學習程式社區建設(基層村里長的交流),在陸台商成功經驗(
台商想赴陸發展的交流),技術交換轉移(農業、科技、醫療…等的交流)。青年學子畢
業後不一定就是想創業還有就業。他們關心的是在大陸是否有就業的機會,如何更好得在
針對年輕族群。比方說,學習程式社區建設(基層村里長的交流),在陸台商成功經驗(
台商想赴陸發展的交流),技術交換轉移(農業、科技、醫療…等的交流)。青年學子畢
業後不一定就是想創業還有就業。他們關心的是在大陸是否有就業的機會,如何更好得在
大陸就業,通過相關的學習交流,再來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創業。在這些方面,大陸可以安
排教授老師授課,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輔導。(閻光濤編)
誰能不能幫忙轉八卦?
我看大家好像都忘記她是誰了
那我來幫你們複習一下…
http://i.imgur.com/svTgAyc.jpg
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013/486476/
批柯P歧視的黃子榕 曾參加連勝文競選活動
http://i.imgur.com/GcQFK9A.jpg
http://i.imgur.com/jbIeKm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