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oo.gl/5cFyoy
張思思 2016-10-06 16:50 產生縮網址
自從進入21世紀,中國崛起成為經濟大國後,中國便逐漸取代了美國,扮演著帶動亞洲周
邊國家出口成長的火車頭角色,然而隨著過去這兩年中國經濟成長腳步明顯放慢,而美國
經濟卻能夠維持穩定復甦,這也使得中美之間的龍頭地位之爭,似乎又開始改由美國占據
上風。
彭博社(Bloomberg)報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彙整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
第一季期間,東南亞國協(ASEAN)最大的6個經濟體除了菲律賓以外,其他5個國家對美
國的貿易出口都有所增加,不過在對中國市場的出口方面,包括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與
馬來西亞反而普遍呈現出衰退的局面,顯示出美國已再度成為東南亞國家出口商品的主要
需求市場。
在這6個國家當中,越南對美出口在第一季大幅成長了21%,成為受惠最大的國家;新加坡
聯昌國際銀行(CIMB)經濟學家宋誠煥指出,包括紡織品在內,越南大量生產了各種十分
便宜的消費性商品,這使得越南在對美出口上擁有最適當的產品組合。
美元升值讓進口商品更加便宜
經濟穩定復甦使得美國消費支出維持強勁成長,加上美元重回升值走勢也讓進口商品變得
更加便宜,都有助於提高美國消費者對亞洲商品的需求。法國投資銀行Natixis駐香港資
深經濟學家Trinh Nguyen表示,美國是如今世界上少數市場需求仍在成長的國家之一,過
去這幾年雖然中國一度威脅到美國的經濟地位,但目前美國顯然已經展現出捲土重來之勢
。
儘管今年第一季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只有0.8%,遠低於中國的6.7%,不過若是就實際支出的
絕對金額來看,美國仍舊在全球經濟體系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據IMF的資料,中
國在去年一整年的商品與服務進口金額約為1.6兆美元,與美國的2.2兆美元相比仍有一段
不小的差距。
然而美國若要進一步穩固與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由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
)大力推動,已經討論許久的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將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此項協議共納入美國、日本與加拿大等國在內的12個國家,涵蓋全球將近4成的貿易總額
,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若TPP一旦能順利成行,將在2030年以前為各會員國的
GDP平均增加1.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