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7-07-08 16:19:21再來談一下建設完善的運輸系統
的效果
運輸的目的是促進經濟體的效率
就是互動力啦
可以減少通勤時間
或把開車的勞動外包給司機
而且用大眾運輸可以擴大每人的人際圈
這樣互動多經濟行為多
有規模有競爭有分工
這樣經濟體變大
就是都市化
可以提高效率
效率就是花一分力氣可以多賺的錢
或者需要花的工作時間
那這個要怎麼看呢
前一篇寫了
假如你要投資時間或金錢成本去提升成績
你會先找科目分數低的
因為投資報酬率高
對總分有效果
中南部有至少台灣一半的人口
其中又有一半住在非都市區
生活效率很差
運輸可以用覆蓋率來評估
如果我們可以讓這一半
也就是台灣四分之一的人都變成都市圈一部分
那整個規模和分工效益就更大
假設運輸的覆蓋率只有一半好了
那就是台灣的八分之一人口
等於是都市擴大增加了這些人口
而偏鄉人口也減少了
因此原本的英文和數學科
如果各為四十分和三十分,共七十分
增加了覆蓋率的部分,有一半的效果
所以成長六十分的一半
有三十呢
是兩成成長喲
假設你花了五年才完成任務
那你每年就是經濟成長4%
這樣子大概譬喻一下是否了解呢
還在那邊呆呆全賭拼低價出口做啥
傻子喔
所以經濟這東西
有一堆手段可以玩成長
不需要一定要用加班的
台灣的空間還很大呢
先融合成三大都市吧
能政治體制改革是首要的目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