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將民進黨帶往第一次關鍵性轉型,進而奪取政權的人是陳水扁
(1993-2002時代)
1993年前的DPP一直有悲情色彩,充滿被欺壓的悲憤樣,是典型的破壞屬性、發洩屬性
而非建設屬性,這種格局是永無執政之路
從草根上爬菁英,個性強勢好勝的陳水扁,對於這種「魯蛇氣場」一直都非常不屑不爽
他從草根上爬菁英的過程,深知體悟建設性,與所謂的正面力量,才會擁有真正的社會
地位與權力基礎
1993年起陳水扁競選市長,是對DPP選戰文化的巨大翻轉
整個選戰氣氛一變,充滿著快樂、希望、願景的具體描繪
對比老態龍鍾的KMT,進步力量會傾向何方,根本不用言語
2000年的選舉更是自稱「少年台灣」,比起現在暮氣沈沈的老年氣氛,完全不同
改革和人事一時之間耳目一新,新政疾風迅雷
他帶來的不是「無法建國被打壓的悲情」
而是「建國途中,充滿希望的快進擊、暢快感」
同樣的目的,選擇前路是負能量,沒有人會真正喜歡負能量,那是自溺。
當然在2002~2004左右,攻守易位,陳水扁本人被負能量徹底的感染
格局超脫不出來,開始往下沉,陷入口水謾罵的戰術動員,沒有戰略層次的昇華
聲勢終究由盛往衰,系統陷入負面循環後,就會開始保守防守,做一些傻事ㄎㄧㄤ事
以致2006-2008全面潰敗,此是後話,其實關鍵就在於能量正負
對比2014年開始迄今的路線,其實那是歷史的完全複製
太陽花學運掀起的狂潮,其實在當下是負能量的浪潮,有破壞而無建設
因為學生和社運人士的格局與能量,只能反對,無法有能力建構國家願景
但其中的最關鍵,是柯文哲的出現
柯文哲競選中出現了百花繚亂的正面願景,例如改變文化,超越藍綠
附帶了設計、科技等未來屬性,耳目一新的第三社會選擇想像
(我們先不管事後是不是落實如此)
從5月1日學運能量平息,6月開始選戰,完全無縫接軌的吸收了學運負能量
並以槓桿一口氣正面化,放出了百花齊放的超巨大正面能量力量,讓時代感到希望
這個正能量的狂潮,最後再被2015年的蔡英文DPP順勢承接,脈絡上其實是如此
這其中有幾個很明顯的教訓和警示:
1. 蔡英文雖然也是搞正面不搞負面的,但他並無駕馭風向的能力
他從沒發現自己是打順風球,本質上是被學運與柯文哲保送上壘
整個黨對自己過度樂觀
實際上DPP老態只優於KMT,DPP並沒有駕馭時代與這個難治國家的能力
(不過時至今日,他差不多該發現了,進退維谷,騎虎難下)
2. KMT只要不作出正面力量,永遠不會有執政格局
而台灣需要的正面力量,國家願景是什麼?全部都是和深藍思想違背的
這是系統性僵局
KMT在負面循環,而且是情緒自溺狀態
要他變回正面,有如精神病患要蛻變成統率領袖,這實在逆天之難
有這種正面力量、逆天能力的統帥,大概惟郭台銘有機會而已...
3. 蔡英文雖然沒有駕馭風向的能力,但一直搞正面,雌伏雌伏雌伏
雌伏了八年,大風起了,剛好就是你的,這也許是庸才凡才唯一該走的路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