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錄標題
常民力量的時代來臨
1.轉錄網址
http://0rz.tw/MhCvl
2.轉錄來源︰
蘋果日報
3.轉錄內容
2013年7月,洪仲丘事件爆發,從此事件之後,社運圈人士以及關注公眾議題的學者所主
導的「公民力量」,徹底顛覆了台灣過往的社會價值以及舊有的政治版圖。讓大量年輕人
轉變為「天然獨世代」的太陽花學運,乃至柯文哲的白色力量興起,毫無疑問地,背後的
政治動能都是起源於「萬人白T凱道送仲丘」運動,可以說,國民黨出乎意料地快速消亡
,時代力量和柯文哲奇蹟似地崛起,都與「公民力量」息息相關。
但在「公民力量」背後,還有一股更為龐大的力量沒被發現,甚至這股才是推動「公民力
量」崛起的動力。而正是因為政治人物和公共媒體對這股力量毫無知覺,讓他們不知不覺
間竟被真實的民意甩開,例如,政治人物和政論節目上的名嘴至今恐怕仍無法理解,為何
傳統新聞媒體資源對柯文哲進行全面性攻擊的情況下,柯文哲的民調卻會不增反減。因為
,那股比「公民力量」更為龐大的全新力量已經成形了,筆者將這股力量命名為「常民力
量」。
要談到「常民力量」的產生,還得把時間拉回到2013年7月的洪仲丘事件中,當時各家媒
體談論到這起台灣社會第一起非政黨主導的大型公民運動時,都認為運動的動力來源是台
灣人基於其軍旅經驗所產生的憤怒共鳴,但外國媒體《經濟學人》看得反而更清楚,當時
經濟學人為這場運動做了不同於國內媒體的定調── 洪仲丘運動的情緒動力是源自於年
輕人對於高失業率和經濟環境惡化下的怒吼,只是這股情緒最終藉由反軍中黑幕的訴求呈
現在人們面前,而這其中的奧妙恐怕當時運動的關注者和參與者都未能體察。
當時的媒體未能察覺「萬人白T凱道送仲丘」運動背後的動力來源,但這並不妨礙常民力
量的強化。年輕世代乃至於普羅社會大眾,越來越懂得如何將其不被主流媒體和掌權者重
視的聲音透過大型群眾運動表達出來,以致當時的主要政黨和主流媒體面對再一年後的太
陽花學運是如此的手足無措,到了今天,連當時帶領公民運動的那些意見領袖,也無法理
解為何當他們站在柯文哲對立面時,群眾卻是背離他們。事實上,對於公平正義、台灣獨
立的追求,從來都不是近年來公民運動能夠成功、新興政黨得以崛起的原因,對於大環境
的不滿,對於舊有政商權力體制的恐懼和反抗,這些常民力量的底層情緒才是。
「常民」與「公民」,雖然都是手中沒有權力的普通人,但兩者之間卻有明顯差異。自稱
「公民」的社運團體、非政府組織和學者,對於公眾事務都有高度的參與熱忱,且他們有
一定程度的論述能力以及與政府溝通的管道。而筆者為了與「公民」一詞區別而創造的「
常民」,則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社會科層體制中定位的普通人民,「常民」對於公眾事務
的參與熱忱通常不高,在其專業領域之外亦無專業的論述表達能力,這樣的常民原本應當
是政治人物和媒體手中的旗子。但在公民運動形成潮流之後,若干的關鍵要素讓年輕常民
徹底脫胎換骨,變成了能夠反客為主主宰社會價值形塑和政治版圖的力量。
第一,大型群眾運動門檻的降低。由於傳統媒體資源大多掌握在政治人物手中,因此,主
流政黨握有控制社會議題走向的能力,但當年輕常民,例如,批踢踢鄉民,其透過網路串
連便能輕易組織起媒體必須關注的大型群眾運動時,常民對於公眾議題的表達,便可脫離
了傳統政黨和媒體的禁錮,常民進而進到參與主導社會輿論走向的行列之中。
第二,資訊來源的改變。相較於傳統媒體,年輕常民更相信社群媒體,在過去,政治活動
對於常民來說極為陌生,再加上公眾事務的複雜性,因此,常民對於公眾事務和政治議題
的資訊完全由主流政黨和傳統媒體所餵養,在這樣的情況下,常民對公眾議題的趨向是由
政治人物及其親近媒體所控制。但在社群媒體興起之後,大量新興意見領袖出現於社群網
站上,例如:苗博雅、溫朗東、朱宥勳、人渣文本等意見領袖,加上公民廟口、沃草以及
g0v等以政府資訊公開揭露為目標的公民組織,都給了年輕常民新的資訊過濾器和資訊供
給來源,也讓原本像批踢踢這樣只是單純的網路論壇產生質變。批踢踢使用者開始能質疑
傳統媒體所供給的公眾事務資訊和論述,甚至自行產出足以影響社會輿論走向和傳統媒體
的論述,由批踢踢所生產出的論述,還更快進到臉書撲浪等社群網站以及line等通訊軟體
,而現代人對於社群網站和通訊軟體的關注時間還要長於電視,因此,到了今天,由年輕
常民所組成的網路論壇對於輿論的影響力恐怕還要大於傳統媒體。
第三,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產生。傳統政治人物的行為走向事實上並不受到常民的左右,真
正能夠決定政治人物的實際政策的還是其背後的金主和相關利益團體,在這樣的情況下,
常民不論是選擇國民黨或是民進黨,其手中的選票都未能發揮挑選所要的政治人物或是左
右政治人物政策走向的效果。而時代力量、社民黨等新興政黨以及像是柯文哲這樣無政黨
背景的非典型政治人物的出現,破壞了傳統政黨對於政治事務的壟斷,時代力量和柯文哲
成為了常民「懲戒」傳統政治人物的手段,也是常民對於現有社會環境不滿的出口,也是
因為如此,「垃圾不分藍綠」才會成為一時之名言。
「常民」與任何政治勢力一樣,都有其意識形態,相較於國民兩黨的意識形態聚焦於統獨
上,社運色彩濃厚的綠黨和社民黨其意識形態則聚焦在環保、性別、社會正義等議題上。
常民的意識形態更關注於切身的生活條件,低薪高房價高物價勞動條件惡化等底層需求議
題過去一再被傳統政黨和媒體無視,柯文哲在傳統媒體的群起嚴厲批判下,他在網路上的
聲望以及民調反而一再提高,即為常民力量對於執政黨長年來無視常民切身問題而藉以表
達不滿的表現。換言之,當常民握有越來越強大的干預公眾事務以及社會輿論的能力,而
常民的需求卻無法得到滿足時,常民力量在未來幾年內必然會對台灣社會價值和政治板塊
造成新一波的劇烈衝擊。
4.附註、心得、想法︰
自己文章自己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