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來,小黨想當老大是人性本質,問題在組成份子為何總是造成這種結果?
先不看過去的新黨/台聯/親民黨(這幾個根本只能說舊政治下鬥爭的延續)
就看太陽花後的這幾個所謂第三勢力小黨,幾乎都跟社運有關,每個都打著理想理念牌,
但嚴格說來主要的份子主要只有下列三種
1.只是藉社運名義搞政治的投機分子
2.不知民間疾苦只會在冷氣房咖啡廳談理念的富家子弟
3.以上兩者兼具
所以造成的結果就是,投機分子與自視甚高打高空的富家子,誰也不服誰
自然每個都想當頭搞分裂了;
更慘的是打著理想的招牌,萬一這個招牌被拆穿了(黃國昌之於台大管爺事件),
或是被檢視後根本只是打高空(用愛發電/限塑膠吸管/廢死等經典笑話)在台窒礙難行
自然就被看破手腳更沒人支持了
跑基層??這些傢伙根本連甚麼叫做"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都不能理解
然後又只會把基層當人看要教育他們,要他們頂著大太陽去做基層服務??
沒冷氣吹沒手工研磨咖啡豆咖啡喝他們還不要呢
綜合以上,台灣第三勢力固然先天選制不力,但自己問題才是根本
: 恭賀新喜金狗年 拜個晚年
: 回正題
: 第三勢力最大的問題是每個小黨都想當老大 唯我獨尊
: 所以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先天不利下
: 太容易因為裂解成數個各自為政的政治次團體
: 最後被兩個已經成形有政治影響力的兩大黨各個擊破
: 2000年的親民黨是因為有宋楚瑜這個人的存在
: 整合了國民黨脫黨挺宋和新黨倒戈
: 才有很像三國鼎立蜀漢成立之初的情景
: (立國之初鋒芒銳不可擋 三年後夷陵之戰慘敗國力大損)
: 從1993新黨成立後 各個小黨歷史
: 能夠玩起來的關鍵是要有一個聚人心整合各派的領導
: 台灣有知名度小黨幾乎和兩大黨多少都有關聯性
: 獨立超脫於兩大黨外白手起家根本難事
: 因為台灣空氣票選民太多有潛意識投知名品牌和贏家心態
: 主打小清新毫無基層根基與知名黨籍公職人員或是黨主席
: 根本不會讓一般不太熱中政治的選民主動去去了解這個小黨
: 更遑論投票給這種小黨了
: 台灣絕大多數選民對民主政治還是只有情感政治(最明顯的就是報復性質的賭爛票)
: 只有少數是對各黨政策與政見下功夫了解後去選擇投票的
: 就連我是平常關心台灣和中美日三國政治都不會對各黨政策完全瞭如指掌
: 因為沒這種閒時間
: 最後投票扣除對候選人了解後考量的是政治平衡
: 政策和政見只是參考
: 因為當選政見又不一定會兌現 呵呵
: 另外補充修正樓主兩點
: 台聯是2001成立
: 親民黨2005後還有34席立委 不是就消失了阿XD
: (2008-2012第七屆立委國親聯合提名 故沒有親民黨自己的席次)
: 之後直到原民的林正二被判刑喪失立委資格
: 才沒了立院黨團
: 2016又回復有三席+高金加入親民黨立院黨團
: 親民黨極盛期是2000-2004
: 2005起開始有黨籍公職叛黨回KMT(2004總統大選連宋配敗戰是轉捩點)
: 親民黨才開始沒落的
: 小黨要搞起來有政治影響力左右兩大黨 在台灣社會一定要滿足兩件事
: 1. 有知名度會聚人心的黨魁
: 2. 持續耕耘基層 累積地方政治的人情世故
: 我現在會看衰時代力量也是因為這兩點現在時代都不滿足w
: 只能收割憤青票和靠DPP己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