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綠營的政論節目真的該轉型了

作者: johnny9667 (大八)   2018-03-25 06:21:04
綠營這種帶情緒的傳統形政論節目雖然固票 但是吸引不到新市場選民
把選民當市場看待 綠營政論節目要開拓新市場
轉型方向要往"經濟政治"和"國際政治"來走
多討論因為國內/國外政治而牽涉到台灣經濟影響 不論間街或直接
多討論因為國內/國外政治而牽涉到台灣在國際情勢上變化 不論間接或直接
才是綠營應該多開發的新市場
作者: takenostand ((紫色隱者))   2018-03-25 06:32:00
不可能,極端分子的收視率非常穩定
作者: hanslins (hanslins)   2018-03-25 06:39:00
不可能,老闆都很固執,出錢最大
作者: nnkj (井上吃雞)   2018-03-25 06:41:00
不要剝奪老人剩餘的娛樂
作者: crazypeo45 (死刑)   2018-03-25 06:45:00
你要這些政論節目做到有話好說的高度不如自殺算了反正對他們來說蠅頭小利跟油水大於台灣的利益能拿他們怎麼辦呢?諷刺的是 藍到極點的聯合報系就曾經出了一個很中立的東西叫UDNTV 可惜收掉了
作者: wwer0916 (wwer0916)   2018-03-25 07:22:00
不可能,吱吱觀眾的智力沒那樣高,他們也不感興趣他們只喜歡愛台灣而已
作者: raygod (...)   2018-03-25 07:34:00
老人低學歷族群應該不感興趣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8-03-25 07:51:00
同意方向,但檯面上沒人才做這個這知識量和方法論要求很高,檯面媒體人都沒有這時代很嚴格 李敖和文西都不合標準了
作者: hmnc (香菜黨終身黨工)   2018-03-25 08:28:00
udntv以前我很常看他們的新聞節目,收掉真的可惜啊
作者: WeiKitten (noname)   2018-03-25 08:48:00
這也證明真正中立沒市場,極端煽動才有人看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8-03-25 09:12:00
這其實是一個哲學問題 中立=沒有觀點 沒有意見那就跟大部分人一樣喝茶 沒什麼好講的...政論節目的收視率有下降
作者: feldene (無.)   2018-03-25 09:17:00
覺得中立不是武力上的意思,要想成意識上的中立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09:18:00
重點在出錢的人 老人老狗老把戲 希望渺茫UDNTV確實有不少優質作品 很可惜 行銷力不足的關係收掉
作者: dlija7814 (谯(‵皿ˊ)谯)   2018-03-25 09:19:00
羅致政之前是蠻有料的 可惜
作者: patrick08 (嘿嘿哈)   2018-03-25 09:20:00
重點在收視群 如果轉型之後收視率能提高 老闆保證馬上轉
作者: feldene (無.)   2018-03-25 09:20:00
為了左右討論方向才出錢的,才顯出公視模式的可貴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8-03-25 09:20:00
別說收視,我願意付費不光是看免費,但我自己知道我的需求,沒有供給有辦法滿足這時代太困難了,高知識的東西是全球跳著看,消費者
作者: SaChiA5566 (煞氣ㄟ5566)   2018-03-25 09:21:00
中立不是沒有觀點,而是不偏坦某一方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8-03-25 09:21:00
的標準已經被拉到國際級,台灣怎能跟世界大手競爭
作者: patrick08 (嘿嘿哈)   2018-03-25 09:23:00
你說你自己的要求是沒用的,做節目的講的是普遍性,你願意一集花1萬收看也比不上傳統收視群別說收視?我告訴你重點就在要迎合觀眾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8-03-25 09:25:00
是啊所以國民水準就愛行車紀錄器XD不喜歡的自己不要看比較實際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09:25:00
舊媒體要抱著老人苟延殘喘 那就等著和老人一起走進墳墓但是年輕人應該要做出自己的新媒體 想看的東西自己做前浪死在沙灘上就算了 後浪自己要爭氣雖然總在抱怨老人糟糕 但年輕人卻無法闖出新路 也是糟糕直播平台和Youtube這麼普及 還可以有營收 沒錢不是藉口
作者: feldene (無.)   2018-03-25 09:29:00
習慣別人給、不用思考的速食資訊,一時要改很難
作者: NIOHA (愛的箴言)   2018-03-25 09:30:00
經濟政治綠營不太想做啊深綠的父親只能邊罵邊看楊世光XDDD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09:30:00
現在只差 創見 創意 手法 技術 行銷 夠不夠力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8-03-25 09:31:00
我要提醒一件事 這個時代變成全球化後 台灣市場很小youtube實際上是美國企業的全球化 眾人幫他打工如果這邊真的有人看了認真要做 不要輕忽市場小的難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09:33:00
雖然是幫人打工 但仍是個起步 雨後春筍般出現的youtuber或許在一段時間過後 會重新整合 我們期待的團戰新媒體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8-03-25 09:33:00
財經國際經濟 現在都被西方大手媒體簡體中文版佔據比如我都看紐時華郵FT的簡中版...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09:34:00
或許有可能會出現 但還是得先有夠質量的內容供應人內容產生者的收益一直都有困難 平面跟網路都在找生路
作者: patrick08 (嘿嘿哈)   2018-03-25 09:37:00
其實上面討論也偏離重點了,政論存在的意義是帶風向,不是豐富國民知識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09:37:00
做雜誌不賺錢 做音樂不賺錢 做電視節目不賺錢供需斷鍊 這是台灣目前很大的問題
作者: akway (生活就是要快樂)   2018-03-25 09:38:00
讓他倒就好 轉型幹嘛 2100 大話新聞不是都倒了?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09:39:00
政論節目的意義 是見仁見智 不一樣的觀點自然有所不同
作者: akway (生活就是要快樂)   2018-03-25 09:39:00
政論帶的起風向的話 連戰謝長廷早就當總統
作者: patrick08 (嘿嘿哈)   2018-03-25 09:41:00
選輸的只是在帶風向大戰輸掉而已政論上名嘴隨便爆個料,隔天就變新聞,這不是帶風向是什麼?
作者: vn509942 (如履薄冰)   2018-03-25 09:52:00
這種節目 沒辦法每天播放 工作準備量超高其實 你可以放棄電視 YT已經有類似這類型的節目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09:55:00
現在的政論普遍在帶風向 但是有話好說就很不錯不同觀點互相溝通 找真正有知識的人 互相交換意見當你眼中看不到事物新的可能 那你的心態已經老了ZM說得不錯 Youtuber畢竟是在替人打工 但至少是個起步17直播已經開始轉型成類似電視平台的方式在經營了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8-03-25 10:00:00
其實這些現象是網路帶起的服務跨國全球化 開始消滅和重組整個產業 只是大部分人以道德來理解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10:00:00
不就是有人已經說 檳榔西施都轉去做直播了嗎
作者: vn509942 (如履薄冰)   2018-03-25 10:03:00
這時代變動很快 自媒體搭配異地專業合作 小成本但彈性高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10:03:00
檳榔西施轉去做直播 因為賺得比較多 所以新獲利模式已有
作者: vn509942 (如履薄冰)   2018-03-25 10:04:00
行銷跟商業模式的需求 直接了當扭轉廣告投放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10:05:00
像囧星人howhow這類專業youtuber總有一天自己的東西講完勢必要再找更多人一起來 產製更多內容 他們才走得下去
作者: vn509942 (如履薄冰)   2018-03-25 10:06:00
其實他們一旦沒料,就觀眾直接換上新的人看了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10:07:00
可能就會是個不得不變革的開始 直播的團戰就會出現
作者: vn509942 (如履薄冰)   2018-03-25 10:07:00
變成沒有人可以永遠壟斷供給知識的位置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3-25 10:08:00
觀眾會轉台 但是能力者不會這樣就自己死掉 會自尋出路
作者: ben108472 (ben108472)   2018-03-25 10:09:00
根本沒人會看,TVBS的世界新聞也沒人看
作者: vn509942 (如履薄冰)   2018-03-25 10:09:00
嗯 滾石不生苔 一直以來只有改變才能存活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8-03-25 10:12:00
現在什麼都很兩極 TVBS世界新聞比三流新聞好 但沒有好到非常專業 現在這世界不上不下的會抓不到客群你要就專業到有產經研究所的報告那麼專業 要就廢到所有人都看得懂都哈哈大笑 沒有中間的了
作者: Desperato (Farewell)   2018-03-25 10:22:00
推ZM 專業又要平易近人 是非常困難的技術
作者: darkbbyy (.....)   2018-03-25 10:49:00
逆向操作做一個專門吐槽別人政論節目的政論節目 不用專業 把那些人低能的一面寫出來就好了 片尾再嘲諷觀眾 <聽說很多人相信這些垃圾> 呵呵
作者: jojomaan (這是誰的小啾啾)   2018-03-25 11:02:00
其實日本有些節目就做得很好,有深度也易懂,有心沒心啦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8-03-25 11:06:00
日本有一億人是我國五倍 賺錢簡單五倍 不是有沒有心我覺得這是要特別注意的 不要和美日中人口大國比較一樣的素質比例 日本一個月能賺25萬 你只賺5萬這反應在很多上面,日本亂做app都很好活,廣告價碼也高,台灣就不行要滿足高素質 有一定門檻 一個月就是要花這麼多
作者: jojomaan (這是誰的小啾啾)   2018-03-25 11:10:00
講這種話有點好笑,怎麼不說人口五倍 競爭強度也五倍沒有人口幾倍 就賺幾倍這種事
作者: chudly   2018-03-25 11:28:00
中立=變色龍=沒有中心思想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8-03-25 11:32:00
競爭強度5倍,總會有勝利者。勝利者活得下來啊。不管台灣的競爭強度是1/5還是1/10,勝利者賺的錢沒辦法維持一個高品質的產業中國的邏輯思維,不過吃了5%人口,就能年收幾億台灣也有很多吃到5%人口的網紅 年收入大概50~80萬..前者可以包場開跨年演講,用S級設備,後者只能在文青地下室開開20人級的沙龍,不就如此?不是說市場小就一定不行 不要模仿大國的模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