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
我在寫一次好了...XD
我們不要講太大的,高雄的未來等等.
因為其實高雄的未來在於中央,所有重大建設,所有重要產業,機場,港口,都是中央主導.
但先不談這個.
我們來談,市長的作用.
基本上,市長的重要性,不是"他要幹嘛".
而是...他是否可以組織一個很強大的執政團隊,以及他是否可以幫執政團隊解決問題.
我們講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如果各位有再定期看議會,你應該知道,每一期議會,各部首長的施政報告有多少.
少說幾百條巴.
(通常我都會每一條都看過,只是很多看過就忘,因為對我的投資沒有直接影響)
我再問你,這幾百條裡面,市長真的懂幾條??
就像在簡單一點.
高雄有一條很重要的國道七號,他被卡了非常多年,他的界定會議已經開了20次.
這是一個很大的建設,中央早早就同意,資金都撥好.
市民支持的佔絕大多數.
議會沒人反對,國民兩黨都支持.
等於幾乎風向完全正確,推動力度支持度都非常大,並且是非常重要的政績.
但是他卡在那邊.
請問...你覺得市長對國道七號的狀況了解多少??
我之前因為林園有房子,在研究哪時候要賣,所以在追這個國道七號預估哪時候可能會動工.
花了一大堆時間,看了一大堆規劃報告和會議資料...
靠杯...看了半天,你還是不知道為啥那個小小的反對團體可以讓國道七號延期這麼多年.
(那個是全台灣最屌的反對團體,幕後黑手群書念得比官員還多,
無論法律制度環評結構工程等等等,都比官員還懂,所以官員玩不贏他們)
那....請問你今天是市長,你會花多少心力在"了解"這件事情上面??
一星期?三天?三小時?
我講白一點,你只要花超過一天在了解這件事情上面...
那你當市長的四年,你就窩在家裡看資料就夠了..XD...
你根本沒時間出門..
因為..光通路.
你還有茄萣1-4號道路,有新台17,有路竹擴充,有新生快速道路,有覆鼎金交流道..
民族路橋拆不拆中華陸橋拆不拆,美濃國道十號計畫,南橫....
我閉著眼睛,花20秒翻一下大腦記憶,隨便講就八條十條.
條條重要,條條麻煩,條條爭議很大...
所以你市長光道路,你可能就要花半年一年去理解.....
每一個都鳩葛複雜.扯到環境,扯到徵收,扯到制度,扯到經費...
甚至你在看這些資料之前.
你還要同時念好各種法律法規,都市計畫,環境評估,工程,財政會計...
幹...以這個標準,你念書念到60歲大概都沒資格選市長...XD
對喔,以上是道路而已,如果你說整個交通..
那又扯到最夯的輕軌美術館大順路事件,扯到路平,扯到旗津海底隧道,扯到藍色公路.
這些再細分下去,光藍色公路,渡輪虧損,新的航道,是否要直達小琉球,愛之船路線.
基本上,我相信不要說市長了,可能連交通局長都沒那麼多時間懂整個高雄的交通各細節.
因此.實際上的政府結構是.
市長管局長,局長管各科科長..
大概要科長才很清楚他業務內的事件細節..
而如果這個事情並不是很麻煩,例如你要搞一個電影節好了...
文化局長只要知道你要做,然後把你的報告大概看一下感覺沒問題,他就不管了.
科長去全權處理整個事件...
直到需要廣告的時候.把整個行銷規劃都規劃好,讓文化局長過目.
之後文化局長在找市長去拍個照,寫好稿子讓市長去媒體前面講幾句話....
市長也大概是在局長把整個行銷企劃都規劃差不多的時候,他才知道這件事情.
然後他也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理解這件事情,反正稿子別人寫好了...他照念就好.
市長只是負責露臉,以及替執政團隊出面對媒體說說話拍照剪綵.
so....到頭來,市政施政,其實都不是從市長那邊下來的.
大多都是執政團隊做了或是決定了,有必要的時候,才上交給市長.
市長等在辦公室聽別人報告,以及接受別人告訴他要幹嘛就好..
他不需要計畫甚麼,因為他也不能計畫甚麼,因為他都不懂.他沒辦法插手.
當然市長也不是這麼好當..
事情都很成功,整個執政團隊機能狀況很完整的時候,他自然輕鬆.
但這很難,因為太多衝突和鳩葛.
這時候就看事情大小...
例如如果是像之前左營大路抗議事件,市長就不太管..
但是像十全路打通事件,因為鬧很大,並且位置很重要,外加立場站得住腳...
所以這時候市長就要把事情扛起來.
幕僚當然會把整個局面跟市長講,包含在法律上站不站得住腳,敵人是誰,他們要求甚麼.
我們給的起甚麼,有哪些幕後黑手等等等..
這時候,市長就要開始動用"政治"手腕,包含動員議員,動員里長,動員政黨或是財團.
去打擊敵人.
然後洗媒體風向,做施政文宣.塑造自己做事情敵人扯後腿的社會認知.
也就是,市長動用他的名望,勢力,資源,去幫執政團隊掃除擋在前面的石頭.
進而讓事情成功之後,再把這個成功化成支持度或是選票掌握到手裡.
這才是市長要做的....
但是市長,通常都是事情已經發展到一個程度.
他才開始介入這件事情.
so...市長真正的工作,是在處理"人"和"政治".
處裡的人,包含...讓人民喜歡你,包含你的執政團隊聽你的話.包含跟企業家族打好關係.
政治包含打擊對手,包含跟對手或是人民談判,包含包裝自己和團隊,包含收集支持度.
所以市長有剪不完的彩,見不完的人,念不完的演講稿..
但是,市長真的可以替市政決定甚麼嗎??
不行...因為他實際上細節都不會清楚.
真正決定政策,和實際去做事情的,是幕僚...!!
所以其實如果你在乎的是"政策"你在乎的是"改變","改革".
你要關心的,是市長的團隊...
你去關心市長其實沒啥用...XD
一個念法律的,他哪可能懂經濟懂產業...
一個念經濟的她怎麼可能懂工程懂都市規劃怎麼懂人民.
因此市長講再多也都是別人跟他講的..其實在會講,他還是不懂..XD
因為實際上,從方向到計畫到動手到完成,都不甘市長的事情...XD
在政策上面,他只是吉祥物,露個臉給你看,然後完成之後剪個彩..
但是市長有非常重要的能力是我們必須注意的.
那就是市長的人和,市長的政治手腕,市長的人脈.
市長這些方面越強.
他在組織他的團隊越容易,執政遇到問題他越容易排除,也越容易替市政爭取利益.
不過拉,我相信,講再多一般人還是無法理解這個狀況...XD
一般人還是會想一個"全能"的市長...
或是一個"親自下去做"的市長...XD
但...沒辦法,民主就是這樣子.
無論網路再發達,資訊在爆炸.人民學歷在高...
人民的思維也只會停在一個表面的水準..無法往下深入到"真實面"
也因此,在真實和表面中間這個空間,就充滿著各種政治鬥爭手段,各種爾虞我詐.
進而一個選舉,各出奇招搶選票...XD